3月31日,高要区莲塘镇荔枝村一带,虾塘成片,部分虾塘排出来的尾水,在经过一座特殊的处理池后,原来浑浊的塘水变得干净清洁。这座特殊的水池是高要区养殖池塘的尾水治理设施,目前该区已建成25个,治理面积达11604多亩。“让养殖池塘尾水变成清水,不但生态环保,还可以重复利用,让养殖户受益。”高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大图:悬浮式高效生化尾水处理设施。小图:鱼塘尾水处理前(左)后(右)对比。

记者见到,这座特殊的水池共分为四个处理区,每个区均设有太阳能和先进的仪器,水面还漂浮着一排排盆栽,鲜艳的花朵正享受着春雨的滋润。而水池里的水,明显比附近排水渠里的水清洁明净。

“这是悬浮式高效生化尾水处理设施,鱼塘尾水经过这座水池后,污水也能变清水。”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肇庆市高要区养殖尾水项目负责人刘俊祺告诉记者,今年1月,他们根据高要区政府的要求,在这里建成养殖尾水治理设施,采用“缓冲+曝气生化+生态净化+曝气充氧”的核心工艺,利用高效纤维填料,辅以微生物菌种和活性酶,实现尾水的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第一个分区是缓冲池。”刘俊祺向记者介绍,利用进水端、处理塘面积的20%作为缓冲池,调节水质水量波动,减轻后续处理的压力。处理过的水进入第二个分区——曝气生化池,该池内放置悬浮式高效生化处理设备,辅以特殊的高比表面积新型纤维填料,填料上的生物膜存在溶解氧梯度等,形成好氧区和厌氧区,各种微生物相辅相成各自发挥作用,可对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等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

技术人员根据各地区养殖塘尾水特点,每100亩至150亩养殖塘设置一套悬浮式高效生化处理系统,系统配套高效生化处理设备、光伏智能动力系统、曝气系统和智慧云控制系统,采用全光伏供电,降低运行费用。

记者看到,尾水流入第三个分区“生态净化池”后,水质变得清澈许多。“这个分区采用生态基净化系统。”刘俊祺介绍,生态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态载体,附着的微生物可吸附水体中的富营养成分,并将这些富营养成分富集,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生态基上种植生态植物,在对水体进行进一步净化的同时,还可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加速自然水生态系统的建立。

在经过第四个分区“曝气充氧池”的处理后,尾水已达到养殖用水或排放的标准。“利用曝气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使好氧微生物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消解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同时,对水体进行高度充氧,强化对排放水体的充氧保护。”刘俊祺说。

由于尾水的处理效果好,被附近不少养殖户“盯”上,他们打算就近抽回到水塘里,继续用于养殖鱼虾,减少自家养殖池塘水体处理的成本。其中养殖户邓先生率先行动,早早就将水管引到水池里,装上了抽水设施。“我养殖的20亩虾塘,都是从这里抽水。”他说。

据了解,高要区通过统筹投入各项资金,分类推进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目前在该区的莲塘镇、蚬岗镇、白土镇等水禽养殖及鱼(虾)塘较集中的乡镇,建成多个尾水处理设施,通过科学治理,让越来越多的养殖池塘尾水变清水,达到生态环保、重复利用、造福于民的目的。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永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