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漫山遍野的茶树仿佛被唤醒,嫩绿的新芽纷纷探出枝头,凤凰镇也迎来了春茶采摘、制作的黄金时期。

在凤凰镇康美村的茶园基地里,茶树吐露新芽,一片生机勃勃。茶农们腰系茶篓,穿梭在茶树间,手指在茶树间不停翻飞,娴熟地将一片片嫩绿的茶芽采摘下来。

采茶工:我们福建的来到这里,今天采的是“锯朵仔”,这里的茶叶跟我们家的茶叶不同,这里是慢慢采,把最小的采出来。

仪香生态茶业 曾锐铨:今天雇佣了采茶工30人,“锯朵仔”要在清明左右采完,蜜兰香清明前就要采完。要不然过了这个期限就老了,采不了了。我们已经采了一星期了,往年这个时候产量都有三百多斤,但是今年比去年减少了一半。因为我们这个茶园都是生态化,这个单一品种的“锯朵仔”,现在没有管理的话,大概就采一千斤左右。

山间茶农“采茶忙”,山边茶厂“茶芳香”。厂房内,机器轰鸣,茶香四溢,刚采摘下来的鲜叶被迅速送往厂房加工制作,制茶工人们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流程,对茶叶进行摊晾、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确保每一片鲜叶都能保留最纯正的风味。


仪香生态茶业 曾锐铨:像我们这些茶叶,都是当天采摘,当天制作,保证茶叶的香气和新鲜度。现在人工从山上采摘回来后就进行晒青,晒完之后就拉进来放凉一会,等晚上进行摇青大概摇5次,每一次都有间隔的时间,摇到晚上一两点的时候,就要进行杀青,杀青完后早上七八点起来,看发酵程度,香气怎么样,达到标准就可以开始炒青,炒完后就进行揉捻,揉捻后进行第一次烘焙,大概烘焙成六七成干,再拿出来放凉,进行第二次烘焙,这样就出了毛茶的成品。

如今,智能化设备正悄然改变着制茶这一传统行业。从鲜叶的杀青、揉捻到烘焙,机械化生产不仅大幅提升了效率,也让茶叶的品质更加稳定可控。然而,机器的普及并不意味着传统技艺的消失,相反,它更像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茶人们依然坚守着对温度、湿度和火候的精准把控,让科技为茶香赋能,让古老的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仪香生态茶业 曾锐铨:现在大部分都是机器化,烘焙的时候还有采用以前的柴火烘焙,比较好的茶,茶龄比较老的,我们都是采用传统的柴火烘焙,烘焙完就拿来炭焙,还有炒青,以前也是弄一个锅,直接用手炒,纯手工,现在用成机器炒。

原创文章,版权归潮安融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记 者:刘嘉琴 肖兆业

本期编辑:许小薇

执行编辑:王 晓丹

编 审:刘俊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