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浦区人社局劳动仲裁院与黄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联手启动了“裁执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对被执行人采取行动,成功帮助18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22.67万元。公司员工王小姐惊喜地说:“还以为这次碰上了老赖,没想到工资那么快到账了。” 王小姐不知道的是,在区劳动仲裁院经过多次调解,并且出具调解书后,该公司曾想一赖到底,还着手进行了资产转移……



劳动者陆续收到工资

劳动争议案件是涉民生领域的重点案件,一笔工资的背后,往往承载着一份生活的保障和一个家庭的希望,“裁执联动”机制的建立,是黄浦区人社局与区法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健康发展,深化诉源治理、执源治理的又一有益探索,实现了黄浦区劳动解纷“调、裁、审、执”的完整贯通。

通过劳动仲裁院与人民法院执行局的联动配合,进一步提高生效仲裁文书的可执行性,推动劳动争议实质性化解。一方面,建立起两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的渠道,针对涉及人数众多、案涉金额较大、企业经营不良等重点案件,仲裁与法院两方提前进行沟通研判,形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开展联合执行专项行动,了解案件情况的仲裁员积极参与集体案件执行谈话中,与执行法官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提升集体案件执行质效。


联合执行谈话

以王小姐涉及的这一劳资纠纷为例。今年1月,区劳动仲裁院接到线索,F公司拖欠近20名员工工资及提成,存在集体劳动争议隐患。经劳动争议速裁程序,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区劳动仲裁院为双方出具了调解书,F公司应于1月26日向18名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总计22.6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调解书送达生效后,考虑到F公司存在逃避支付调解款的可能,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区劳动仲裁院依托“裁执联动”机制,将该案情况同步报送黄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并且提供了执行线索和信息。后续事实证明,这一行动非常必要。

裁执联动,

打通劳动者维权“最后一公里”

经调查发现,生效仲裁文书确定的支付时间到期后,18名劳动者竟无一人收到被欠工资,且F公司的银行账户发现异常,大笔款项从公司账户被转移至公司实控人赵某母亲的账户。由此,区法院执行局决定对这一涉及了18名劳动者的案件进行并案执行。

执行局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明确告知履行义务的期限和法律后果。然而,赵某作为公司实控人不仅未按要求履行,还继续千方百计逃避执行。执行局迅速冻结了所有相关账户,并对赵某采取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同时,区法院执行局联合区人社局、区检察院对本案开展联合执行专项行动。

执行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向到庭的赵某母亲严肃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面临司法拘留甚至刑事责任等。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耐心沟通和法律释明,赵某母亲及赵某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愿意履行给付义务,并于当天将执行款项交至法院账户。随后这些款项按照欠薪金额清单被一一发放至劳动者的银行卡。至此,这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圆满执结。


对专项行动进行总结

据执行法官介绍,在过去的实践中,执行局只能根据申请执行人的情况采取执行举措。以本案件为例,该案一共涉及18位劳动者,若开始仅有一位劳动者提出执行申请,法院只能针对一名劳动者申请执行的案件采取执行措施,如劳动者申请执行金额为两万,法院只能冻结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内两万元的资金,如被执行人这时转移财产,将会对后续还未申请执行的劳动者及时拿回报酬带来困难。建立“裁执联动”机制之后,为此类集体案件进行并案处理带来极大便利,法院能够对被执行人财产按照集体案件涉案总金额执行,也就是按照18位劳动者、工资总额为22.67万元进行执行。

化解纠纷、闭环执行,这一揽子行动,既让已经申请执行和暂时没有申请执行的劳动者,都能拿到被欠的薪资,也实现了最小化运用司法资源的同时达到社会效果最大化,既促使涉案企业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体会到司法的权威与严肃,又让劳动者从中切身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温度。

据悉,下阶段,区人社局、区法院将继续发挥联动机制优势叠加效能,进一步搭好平台、主动对接,加强沟通交流,持续探索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合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记者 / 宋梅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区人社局劳动仲裁院

1. 一起来探秘这家火爆社交媒体的“棒球帽”中国首店!

2. 2025年“清明”假期交通安全出行提示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