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假通知

全校师生及家长朋友:

大家好!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亲近自然、踏青出游的好时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清明节放假从2025年4月4日至4月6日,不调休。4月7日(星期一)正式返校上课。

清 明

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正是清明。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春和景明。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类,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寒浊,迎来春天的气息。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扫墓源于周代的宗庙祭祀制度。《周礼》记载"墓祭,孝子之至也",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都在这一天以“墓前添新土”的仪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踏青郊游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用艾草和糯米粉制成,中间包有豆沙等馅料。吃青团寓意生活甜蜜、福气满满。

清明假期温馨提示

1、文明祭扫,谨记防火安全

倡导绿色祭扫:建议采用鲜花祭奠、植树寄思等环保方式,减少焚烧纸钱、燃放鞭炮,避免引发山火。

安全用火须知:如焚香烧纸,请远离草木茂密区域,做到“人离火灭”,严禁孩子接触火源。

2、出行规则,重视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法规:出行时以身作则,不闯红灯、不逆行,孩子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横穿马路不闯红灯,过交叉路口等要注意过往车辆。

警惕盲区风险:教育孩子不在停车场、车辆盲区附近玩耍,过马路时“一停二看三通过”。

3、远离水域,防溺水不松懈

严令禁止行为:严禁孩子私自到河流、池塘、水库等水域玩耍、游泳。

强化安全意识:反复告诫孩子“六不两会”(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救人等,会自救、会求助)。发现他人溺水时立即报警,切勿盲目施救。

4、居家安全,合理规划假期

居家安全自查:孩子独自在家时,提醒其不玩火、不动燃气,不高空抛物,规范使用电器。

合理安排假期:安排适量学习、劳动与户外活动,避免沉迷电子产品,保持规律作息。

人间最美四月天,芳菲始盛正清明。祝全体师生及家长朋友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节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