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见习记者 胡特旗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锚定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目标,瞄准社情民意民生愁盼收集,强化矛盾隐患调处消除,结合法治教育普及、法治素养提升,为辖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整合资源,多方汇聚构筑综治堡垒
坚持“人民至上、便民为民”理念,按照有牌子、机构、场地、人员、制度的“五有”建设标准,有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场所,正在整合一楼总面积200余平方米的综合治理中心场所;当前,“一办一中心”(即,平安法治办和综合治理服务中心)配备工作人员12名,并整合公安、司法、民政等力量,16名进驻骨干对信访接待、综治调解、法律咨询、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此外,梳理业务流程、职能职责,制定并公示了矛盾纠纷调解等12项制度机制,合力打造“一中心统筹、多部门入驻、多功能聚集”的综治平台。
预警防范,多管齐下化解隐患症结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枫桥式”工作法,有效从源头预防“小矛盾”演化为“大问题”。矛盾调处坚持在“排”上做文章,紧盯“网格、信访、警情”,发现端倪及时提前干预,依法按责办理避免推诿扯皮、“九龙治水”,落实“一事一回访”,延伸做实纠纷化解“后半篇”文章。近年来,锡绣大桥、白水溪水库、剑黎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相继在辖区竣工,在综治中心牵头下,融合公安、司法、人社以及高速指挥部等力量,实践探索出“排、定、调、访”四字工作法,有效从源头破解劳资债务纠纷难题。2024年以来,发挥“网格员+综治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作用,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16件,成功化解201件,化解成功率达93.06%,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实战化水平。
升级网格,多元助推提升服务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以“多格合一”为契机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托底作用。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成立党小组16个,合理划分基本网格单元35个,其中基础网格30个、专属网格5个;选配网格长16名、网格员52名、联户长195名,以“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治理模式,构建“社情民意在网格内掌握、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化解、安全隐患在网格内消除”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组织网格员在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走访管控对象1957次、服务对象5268次,巡查重点场所1911次,基本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网格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