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亲眼目睹是母亲在火室种下毒水芹,亦是她亲手下毒”
听到庄语山在堂上亲口指认亲娘,不只是屏幕内的周如音震惊,屏幕外的我也震惊了。
庄语山从小就跟着亲妈长大,看之前的剧情母女感情也还行。
为何与母亲分别十几年的庄寒雁都愿意为了母亲赴汤蹈火,而日日依偎在母亲身边的庄语山却要反咬一口,将亲生母亲推向火坑呢?
是因为亲弟弟的死吗?还是因为母亲对主母之位的执着,让她厌恶?
其实细细分析一下,庄语山指认亲妈,不是没有逻辑的,有太多理由让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了
庄语山为什么指认亲妈?
父亲倒了,靠山就倒了
古代是男权社会,女子一出生就没有自由,更何况自力更生。
待字闺中的时候靠父亲存活,出嫁了靠丈夫,老了靠儿子,就跟菟丝花一样攀附而生。
庄语山所依靠的是父亲和齐王,齐王拿她当替身,根本不在乎她。
这个王妃没了,娶下一个就是。
而庄仕洋是他亲爹,也是她真正的靠山。古代犯罪可是会牵连亲属的,如果父亲犯下这种违背伦理的大罪,一家人可能都要获罪!
那庄语山就会从官家千金变成罪臣之女,到时候人人唾弃。
而那个齐王也可能嫌她晦气,将她逐出王府。
一个没有娘家,没有夫家,长得貌美的女子,又该何去何从?
但如果是亲妈出事,那不至于祸及出嫁的女儿,庄语山还是她的官家小姐、齐王妃。
从小规训的结果
从小到大,周如音就教导庄语山事事以讨父亲欢心优先,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活的滋润。
正是因为周如音把自己“以夫为天”的生存理念灌输给女儿,才会让女儿潜意识里面听从父亲,做出对父亲有利的决定。
就连他嫁给齐王,亲娘去劝不管用。老爹稍微装装可怜,庄语山就愿意嫁了。
可以说她嫁给齐王就是为了他爹。如果他爹又没了,她几乎白嫁,而且也没回头路。
所以她选择包庇庄仕洋也是下意识的行为。
对亲娘的恨
庄语山的包庇有对父亲的依赖,但也包含了对母亲的憎恨。
恨她心里面只有权利地位,阮惜文在时,天天拉着她讨好父亲,争夺宠爱;阮惜文不在后,弟弟也去了,她却趁机要了主母之位...
不仅出卖了弟弟,还出卖自己,为了权利,明知齐王是什么样的人,还强迫嫁给他,美其名曰:为你着想。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烙印在庄语山的心中,慢慢的积攒成了恨。
她这样做其实也是对母亲教育的一种报复。
父权制下女性的悲哀
庄语山的临时倒戈,也印证了父权制下女性的悲哀。
你是京城贵女,却也会因为父亲而连累自身,被迫下嫁,终身困在四方宅院里。
你是多情才女,却也只能隐瞒自己的才华,为了一块贞节牌坊守寡多年。
你是皇宫贵妃,却也会因为一个谣言,被赐自缢而死,只为保全家人。
在封建父权制度下,女性的悲哀,来源于没有权利,所有的一切都是男性给予的恩赐,说收回就能收回。
因此大家会疑惑为何阮惜文家被抄家后,却依旧能当庄家主母,全家似乎都很怕她的样子。
那是因为庄爹爱护自己的面子,他可不敢担上宠妾灭妻的骂名,再加上阮惜文就是看着凶,也没任何实权,根本不足为惧,庄爹念在往日情分不会去动她。
而在阮惜文私会外男被发现后,庄仕洋觉得脸面蒙羞,直接将掌家权给了周如音。在阮惜文和宇文长安走之后,更是下毒杀了两人。
阮惜文只是看着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掌握实权的庄仕洋。
而苗贵妃也是必死的局!
一出场就镇住所有人的贵妃,也不过只是一只皇帝宠爱过的小猫,,处罚完全看皇帝心情。庄寒雁无论如何运作,都最多是让死期延缓而已。
苗贵妃没有实权,她的生死也不会关乎皇帝的核心利益。
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背锅的,苗贵妃恰好是最好的人选。
大臣们知道,所以上书,皇帝知道,所以赐死。
对男权的挑战
《雁回时》虽然被定位于古偶剧,但与其他的古偶甜宠虐恋是有所区别的。
不在执着于小情小爱,是真正的女本位。
剧中每一个女性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道路,并非简单是工具人。
而女主庄寒雁更是其中翘楚,她勇于弑父的情节,更像是对于男权的挑战,拔高了整个电视剧的格调。
你怎么看待《雁回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