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过节,可别被人骗咯!”
每年的4月1日,愚人节的氛围总会在不经意间弥漫开来。这一天,有人会开玩笑、搞恶作剧,用各种方式愚弄他人,享受着欢乐与诙谐。而在《智囊全集》中,也记载着一些颇具趣味的“愚人”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却都展现了古人独特的智慧和处世哲学。
黠童子换马
《杂智部·小慧》
有个童子跟随主人在外谋求官职。一路上,童子骑着的马十分劣质,行走缓慢且常出状况,童子心里别提多羡慕那些骑着骏马的人了,一直琢磨着怎么才能换一匹好马。
一日,童子正骑着那匹劣马在路上走着,突然,一匹矫健的骏马从旁疾驰而过,马上之人英姿飒爽。童子眼睛一亮,计上心来。他立刻紧紧抓住自己马的缰绳,在马上装作伤心大哭起来,那哭声凄惨,成功吸引了骑马人的注意。骑马人勒住缰绳,一脸疑惑地问童子:“你这孩子,为何哭得如此伤心啊?” 童子一边抽噎着,一边回答:“我这匹马跑得太快了,我年纪小,根本驾驭不了,我好害怕它会把我甩下来,让我受伤啊!” 童子满脸纯真无辜,说话时还带着哭腔。骑马人瞧着童子,心想这孩子看着确实稚嫩,不像是会说谎的样子,再看看童子的马,似乎比自己的马看着温顺些。于是,骑马人便说:“那要不咱俩换换马?我这匹马性子稳,适合你骑。” 童子一听,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仍装作犹豫了一下,才说道:“这样…… 真的可以吗?” 骑马人点点头,催着童子赶紧换马。童子迅速从自己的劣马上下来,跨上了骏马,然后装作很感激的样子对骑马人说:“太感谢您啦!” 说完,便一夹马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骑马人看着童子远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随后骑上了童子留下的马。可没走几步,他就发现这匹马不仅跑得慢,而且各种毛病不断,这才意识到自己被童子给捉弄了。他赶忙策马去追童子,可童子骑着骏马早已没了踪影。
这童子年纪虽小,却能想出如此巧妙的办法捉弄他人,达成自己换马的目的,其狡黠聪慧令人惊叹。
宋太祖以愚困智戏徐铉
《上智部·见大》
北宋初年,南唐尚未被北宋完全吞并,但南唐后主李煜已向北宋称臣,每年都要向北宋纳贡。有一年,南唐派使者前来纳贡,这次派遣的使者是江南赫赫有名、最有学问的文士徐铉。按照惯例,北宋政府得派官员担任押运使,负责接收贡品。然而,满朝文臣都深知徐铉才学渊博,自认为在才学和词令方面远不及他,生怕在与徐铉交流时丢了大宋的颜面,被南唐使者耻笑,所以没有人敢主动请缨去做押运使。宰相为此事也十分犯难,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只好向宋太祖请示。宋太祖听了宰相的汇报,沉思片刻后,说道:“你们暂且退下,朕自有主意。” 过了一会儿,皇帝传令殿前司,让他们准备十个不识字的殿侍名单呈上来。随后,宋太祖大笔一挥,随意点了其中一人,说道:“就让他去吧!”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闻,都惊讶得合不拢嘴,中书省的官员也不敢再多问,只能赶紧催促被选中的殿侍出发。这个殿侍接到命令,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皇帝为何派自己去,可皇命难违,无奈之下,只好前往江边与南唐使者会合。
宋太祖 赵匡胤
上船后,徐铉一见到北宋的使者,便开启了滔滔不绝的模式,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词锋锐利得如同出鞘的宝剑,一同上船的那些稍有学问的陪同人员,都不禁对徐铉的学识交口称赞。而那位目不识丁的殿侍,站在一旁,根本听不懂徐铉在说些什么,只能出于礼貌,频频点头称是。徐铉一心想在北宋使者面前展现南唐的文化底蕴,不丢南唐的面子,同时又摸不透对方的深浅。见对方只是点头,不发一言,他心里愈发没底,于是更加卖力地高谈阔论,希望能引出对方的回应。可一连几天,无论徐铉怎么说,殿侍始终只是点头,从不辩论。徐铉说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渐渐地,他也觉得无趣,最后只能闭嘴,不再吭声。
宋太祖这一安排,看似荒唐,实则巧妙,以不识字的殿侍 “愚弄” 了才高八斗的徐铉,让徐铉的满腹经纶无处施展,可谓是用独特的方式捉弄了南唐使者,尽显帝王的智慧与谋略。
韦孝宽用间戏对手
《兵智部·诡道》
东魏时期,东魏将领段琛据守宜阳,他派遣扬州刺史牛道恒去煽动边境的百姓,意图制造混乱,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北周的韦孝宽对此深感忧虑,决心想出办法来应对。韦孝宽先派人暗中打探,成功获取了牛道恒的笔迹。随后,他找来善于模仿笔迹的人,精心临摹牛道恒的字迹,伪造了一封牛道恒写给自己的书信。在这封信中,详细阐述了牛道恒想要归降韦孝宽的意愿。为了让这封信看起来更加逼真,韦孝宽还特意命人在信纸上制造了蜡迹,仿佛这封信是在烛光下匆忙写成的。一切准备就绪后,韦孝宽派间谍将这封伪造的信送到了段琛手中。
段琛收到信后,顿时起了疑心。他看着信中牛道恒表达归降的言辞,再加上那逼真的蜡迹,怎么看都觉得牛道恒有背叛自己的嫌疑。从此,段琛不再信任牛道恒,对于牛道恒提出的各种谋略和建议,也都一概不予采纳。牛道恒发现自己突然失去了段琛的信任,心中焦急万分,却又无从解释。最终,段琛和牛道恒在这种内部猜忌的情况下,先后被敌方擒获。不仅如此,齐相斛律明月在处理政务时,以机智多谋略著称,这让韦孝宽感到了威胁。于是,韦孝宽又想出一计,他命参军曲岩编写了一些歌谣,歌词中唱道:“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这里的 “百升” 暗指 “斛”,而 “明月” 则明显指向斛律明月。同时,歌谣中还唱道:“高山不摧自崩,槲树不扶自竖。” 韦孝宽让间谍在城中广泛传播这些歌谣。当时,祖孝徵与斛律明月之间本就存在矛盾,听到这些歌谣后,便添油加醋地向齐君禀告。齐君听后,对斛律明月产生了怀疑,最终,斛律明月竟因此获罪被杀。
韦孝宽通过伪造书信、编写歌谣等手段,成功地捉弄了对手,制造了敌人内部的混乱,不费一兵一卒,便达到了削弱敌人的目的,其智谋之深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