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工生产线差点停摆之际,华盛顿突然把目光转向了南美铜矿。这场资源暗战背后,藏着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

当中国用稀土反制卡住F-35战机命脉时,五角大楼才惊觉自己供应链的致命软肋——每架隐形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而87%的供给线攥在中国手里​。

洛马公司股价暴跌、波兰订单腰斩、日本苦等三年收不到货,这些军工巨头的窘态揭开了美国稀土困局的冰山一角。

白宫并非坐以待毙,3000万英亩的稀土开采计划刚启动,就被环保组织告上法庭。德州大学从煤灰里提炼稀土的"黑科技"听着玄乎,可要突破中国2.5万项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谈何容易​。



更讽刺的是,美国最大稀土矿7.7%股权还在中企手里,当年濒临倒闭时正是中国技术让它起死回生​。

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依存关系,让华盛顿的"去中国化"战略显得格外苍白。

急红眼的政客们转而在铜矿市场开辟新战线。10万吨精炼铜跨洋奔袭的壮观场面背后,是关税大棒挥舞前的疯狂囤货​。

可当智利41%的铜矿出口、加拿大27%的供给都暴露在贸易战火力下时,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反而加剧了供应链焦虑。



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打在七寸——稀土、镓、锗三记重拳,既卡住军工命门又锁死半导体咽喉​​。

资源博弈本质是科技实力的镜像。中国独创的串级萃取法能把稀土纯度提到99.99%,这种硬实力不是砸钱就能速成的​。

当美国军工厂为磁铁原材料发愁时,中国已掌握从开采到应用的全产业链话语权。

华盛顿现在才明白,与其在关税上耍小聪明,不如老老实实解决基础工业的断链危机。

这场资源暗战给所有国家上了一课:核心技术买不来,产业根基抄不走,大国崛起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