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美国不仅要乌克兰的稀土,还要俄罗斯的稀土!
2025年3月31日,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公开证实,俄美已启动关于稀土金属及俄罗斯境内其他战略项目的谈判。这一消息揭示了美国近年来深度介入俄乌冲突的另一层意图。那就是企图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稀土资源链,巩固其全球科技霸权。而这场持续数年的代理人战争,本质上是一场围绕稀土资源的隐秘博弈。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芯片、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的核心材料。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俄罗斯已探明稀土储量达380万吨,而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统计的实际储量更高达2870万吨。与此同时,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同样蕴藏着未被充分开发的稀土矿藏。控制这两大资源库,意味着掌握未来30年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命脉。
要知道,从俄乌冲突开始,美国开始为乌克兰提供武器和资金援助的同时就深度捆绑了乌克兰的资源。2023年2月,美国与乌克兰签署的《战略矿产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乌方需以稀土开采权换取西方武器援助。在俄乌开战以后,乌克兰稀土出口78%的收入被用于偿付西方军火债务。这一模式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斥为“新殖民主义”——乌克兰每年向欧美输送的稀土精矿价值超50亿美元,却未能获得相应的产业升级支持。
但是对美国不好的消息是,乌克兰的乌克兰稀土矿区多集中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冲突前线。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曾发布报告称,控制这些区域“可使美国稀土供应链对华依赖度降低17%”。我想这也是美国及北约疯狂逼迫乌克兰死守这些地区的根本原因。如果俄罗斯拿下以上地区,那么美国的稀土图谋就基本落空了。
眼看现在俄罗斯占据了上风,美国的策略忽然就转向了。要不说美国的总统换得特别及时,拜登和普京是死对头,而特朗普和普京关系还算不错。特朗普上台,和俄罗斯讨论稀土就有了可能。
尽管美国对俄实施超过12000项制裁,却在稀土领域悄然开启“后门外交”。2025年2月沙特阿拉伯会谈期间,美俄代表团首次将稀土合作列入议程。德米特里耶夫透露,美国企业已对俄罗斯的稀土分离技术及北极矿区表现出强烈兴趣。
由此可见,美国的军事霸权其核心是为了保障美国的能源霸权、美元霸权和科技霸权。现在摆在美国面前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目前控制全球60%的稀土开采和85%的加工产能,美国在未来越来越大概率撕破脸之前,急需稀土的多元化供应来源;另一个是俄罗斯在钪、镝等军用稀土提纯领域拥有专利壁垒,其北极矿区开发成本比美国本土低40%。
对美国而言,只要是省钱的事,那所有的敌对都是不存在的。特朗普政府早在2024年便释放信号,称“愿以市场价购买俄稀土资源”。也就是说,美国已经对同时和中俄对线深感力不从心,美国更希望把更多精力留来对付中国。所以美国仍然还是想要延续着联俄抗中的战略意图。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不想理会欧洲的本质就是因为现在的欧洲要技术没技术、要资源没资源,而经济一盘散沙之下,欧元对于美元的威胁也慢慢解除了。而直接找到俄罗斯谈显然带来的收益要更大!
相比于欧洲,俄罗斯要资源有资源、要技术有技术,而且还是中俄伊铁三角的核心一员。如果能撬动俄罗斯,那么美俄就会形成稀土联盟,中国在永磁电机、激光制导等领域的出口优势将受到直接冲击。
另一方面,我们之前也说了,特朗普背后的资本是犹太复国主义资本,特朗普的重心在中东的以色列。特朗普也希望尽快调和俄乌冲突,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进而把大量的军事资源倾斜到中东地区。中东地区军事羸弱、没有核武器也没有远程打击能力,这妥妥的软柿子,也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最大的磨刀石。而美军在近期向中东的大规模调动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正如我们之前说的那样。美国大资本的考量永远是利益,能威胁美国本土的势力美国会变得极为谨慎,而所有战争和制裁的核心都是为了利益。现在这种利益诉求变得十分明朗,那就是俄乌延伸到地下千米的稀土矿脉。
从乌克兰的“资源换血”到俄罗斯的“制裁特例”,美国正以军事、经济、技术的复合手段,构建横跨欧亚的资源帝国。“逐利”是资本永恒的诉求,也是俄乌冲突、中美博弈、中东局势的基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