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万物竞发。为稳步落实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的建设工作,深度革新语文教学模式,充分释放骨干教师的引领效能,助力教师实现专业化进阶,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月31日,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特举办校本行动基地校“基于任务的学与教改进”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合肥市教科院课程与发展中心主任刘学山以及庐阳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小语教研员杨立新,共探语文教学新路径。
精彩课例 启迪智慧
活动开场,来自红星路小学的三位骨干教师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例展示,全面聚焦“基于任务的学与教改进”的教学。
在“基于任务的学与教改进”的征程中,陆梦琴在《自相矛盾》的教学里迈出了创新步伐。她摒弃传统单一讲授模式,借助课文本身积极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亲身分别饰演楚人、路人,全身心投入卖矛卖盾的情节演绎,搭建起一座探究学习的坚固支架 。陆梦琴把抽象的故事具象化,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在沉浸式体验中自发理解故事内容。表演完毕,陆梦琴趁热打铁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故事里的逻辑矛盾,课堂瞬间成为思维交锋的战场,学生们各抒己见,在你来我往的观点碰撞中主动探究知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切实锻炼与显著提升。陆梦琴切实践行“基于任务的学与教改进”的教学。
在“基于任务的学与教改进”积极实践中,王媛媛在《刷子李》的教学里,为如何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掌握写作技巧提供了新思路。她摒弃传统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将目光精准聚焦于《刷子李》的人物细节,把侧面描写这一关键写作手法作为教学重点。课堂上,王媛媛巧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中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以及周围人对刷子李的反应,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刷子李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与鲜明独特的形象。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互动频繁,学生们踊跃发言,全身心沉浸在对人物的深度剖析中。不仅如此,王媛媛深知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在学生学习完人物描写方法后,及时安排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迅速运用到实践中,有效提升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了从“学”到“用”的跨越,为“基于任务的学与教改进”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姚晓彤在《学弈》的课堂教学里展现出独到的教学智慧。她打破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需求置于首位,紧扣“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趣味作为开启文言文学习大门的钥匙。姚晓彤深入钻研学生在学习《学弈》时可能面临的重点、难点与困点,据此精心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摒弃繁杂的教学形式,秉持大道至简原则,让教学回归本质。课堂上,她通过生动的讲解,结合巧妙的互动环节,把抽象的古人智慧具象化,帮助学生跨越时空障碍,轻松理解晦涩的文言文内容。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激发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热烈而充满活力。姚晓彤这一教学实践,不仅高效达成教学目标,还为“基于任务的学与教改进”提供了可借鉴的优秀范例,切实推动了教学方式向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向转变 。
专家引领 拨云见日
课例展示结束后,活动进入至关重要的专家指导环节,这一环节如同熠熠生辉的明灯,为在场教师照亮了教学的前行之路。庐阳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小语教研员杨立新主任提出了极具建设性与前瞻性的两点要求。第一、教师首先要在心中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就像航海时明确灯塔的方向。教学目标必须精准无误地指向语文要素,这是教学活动得以扎实开展的根基,只有目标明确,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第二、杨主任强调要积极改进基于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助力他们在语文学习之路上稳步迈进。
合肥市教科院课程与发展中心主任刘学山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享。他着重强调,课程改革绝非仅仅局限于教材与课标的变动,其关键核心在于课堂教学的实质性变革。鉴于本次活动主要围绕五、六年级展开,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小中衔接与课堂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清晰把握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互学和群学。在时间分配上,要给予自学环节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思考、探索;互学环节则要引导学生积极交流,碰撞思维火花。对于追问环节,教师更要精心设计,具体而言,一是要考量问题设计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真正启发学生思维;二是要做好支架设计,当学生在学习中遭遇困难时,能够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与引导;三是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活动设计,确保活动契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与成长;四是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时反应灵活调整设计,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总结展望 砥砺前行
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方业菊在活动现场表达诚挚感谢,她提到,本次两位主任搭建的基地校建设平台,为老师们创造钻研教材的契机,助力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蜕变。同时,她对带来三节展示课的老师及背后默默磨课的团队表示由衷感激,肯定他们的齐心协力。方业菊向全体一线语文教师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发挥老师在常态课堂的作用,给予学生充足学习时间;二是立足小初衔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三是关注教研评价过程,重视学生个体与学习过程;四是细化教研细节,深入改进教与学方式。方书记称在专家引领下,老师们持续消化吸收并改进,才能赋予语文课堂生机活力,让学生快乐学习,提升语文素养。她鼓励教师借专家引领深度思考课堂落实,在高晓娅名师工作室影响下,聚焦基于学习任务的学与教的改进,依托基地校平台研出有效措施,研出新高度。
此次研讨活动搭建起交流互鉴的桥梁,推动一线语文教师“基于任务的学与教改进”的课堂变革。参与教师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把新课标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正如诗句所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将携手共进,乘风破浪,驶向语文教学的新彼岸。
(刘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