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咨询求职岗位信息。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为目标,聚焦提升就业质量和优化就业服务,针对城乡低技能、低收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新打造“12333社区微业”工作模式(织密1张就业服务网络、畅通2个服务渠道、建设3支就业服务队伍、聚焦3项核心业务、强化3项保障措施),高标准建设“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畅通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渠道,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搭建平台

织密就业服务网络

社区蕴藏着丰富的就业创业机会,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和社会“稳定器”。所谓“社区微业”,就是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有工作,具有灵活性强、门槛低、贴近居民生活等特点。

为更好推动“社区微业”发展,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出了“12333社区微业”工作模式,即织密1张就业服务网络(“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畅通2个服务渠道(线上和线下)、建设3支就业服务队伍(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务经纪人、网格员)、聚焦3项核心业务(“拉网式”摸排、“精准化”匹配、“精细化”服务)、强化3项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典型带动、强化宣传推介),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群众和企业搭建高效便捷的对接平台。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充分利用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集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依托社区党组织,发挥社区网格化优势,建成并启用“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开展“微招聘”“微培训”“微工厂”等活动,为居民提供就业需求摸排、岗位匹配和技能提升等一体化服务。在服务站建设过程中,秉持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识名称、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人员配备的原则,致力于打造“一地一特色,一站一品牌”的服务网络,不仅为居民带来“家门口”的就业便利,更成为公共服务创新的一大亮点。

家住书香泮城小区的丁瑞梅是珠海街道“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乐业大讲堂的常客。大讲堂不仅为群众解读人社政策,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丁瑞梅参加花样馒头培训后,熟练掌握了花样面点制作技能,如今已找好店面,即将开启创业之旅。

丁瑞梅的经历,正是“社区微业”发展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新区已有40家“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构建起城区15分钟、乡村三公里的就业服务圈,累计服务居民7.99万余名、商户5200余家,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对接会140余场。

双向联动

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牵好线、搭好桥是帮助群众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为此,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推动服务便捷化的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联动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效能。

线下,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建成23处镇街级人社服务平台,建成覆盖全区的村级服务站376处,推动人社业务帮办、代办和“就近办”等服务模式覆盖更多社区和人群,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线上,创新打造“就业创业一张图”电子导引微信小程序,设置我要就业、我要创业、我要维权和便利生活四大模块,全面归集210条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政策及教育医疗、住房落户、体育休闲等常用信息,为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高效便捷服务。

不仅如此,该局还创新搭建“智找活”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智能搜索、推荐岗位信息,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打造数字化就业服务高效对接闭环。山东终成乾合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韩亚平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如今在小程序上发布信息越来越方便,我们的新媒体和网络技术岗位都是通过‘智找活’平台完成招聘的。”

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全区就业工作硕果累累。2024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万余人,总量居全市首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荣获山东省青年人才集聚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表现突出单位等称号,“高质量就业服务”项目通过青岛市2024年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

延伸服务

力促就业扩容提质

为确保“社区微业”模式高效运转,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各社区党组织把建好“社区微业”、延伸就业服务作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组建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务经纪人、网格员等3000余人的基层就业服务队伍。通过“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春风行动”等形式,开展入企入户走访、摸排需求、推介岗位、宣传政策等活动,进行“拉网式”摸排,形成“用工需求”和“培训需求”两本台账,做到底子清;进行“精准化”匹配,根据需求摸排情况,结合居民年龄、技能、学历等个人特点,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做到“任务明”;进行“精细化”服务,坚持“你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你提供什么”的服务理念,提供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就业帮扶,助力实现灵活就业。

在激发创业“新动能”方面,强化典型带动作用成为一大亮点。新区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打造“区-镇-村-企”多级联动创业服务体系,设立“青岛市创贷驿站”5处,组建由63名新区优秀企业家组成的“创业之星”队伍,全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6亿元,扶持创业1.2万余人,1人荣获第六届山东省返乡创业农民工大赛三等奖,打造24条“市级创业型特色街区”,3个“市级创业型街道”以及16个“市级创业型社区(村)”等。

2024年,新区获评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城区”10强和市级创业型城区,金沙滩啤酒城获评首批“山东省创业街区”,“打造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实现全龄就业”成功入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揭榜领题标志性项目。

接下来,新区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让就业之路成为百姓的幸福之路。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张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