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凡尔赛。
这两年,很多人的郁结感并不源于收入下跌,而是一种无力感——你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成。
通缩期就是这样,供给大于供应,老的都消化不掉,何况新的。
开年到现在,影视行业总共也没开几个新项目。
所有网红都焦虑得要死。因为没有新平台了,但不断会有新人。
女装行业更不用说。Net a porter退出中国是个强信号,90%的人都在追求“长期主义”,没人为花里胡哨的度假裙买单了。
所以整个3月,我都在训练自己一件事,做个富贵闲人。
1.学着精心伺候自己
我现在每周三次力量训练+两节网球课。
简直是个白皮体育生。
健身一个好处,是逼着你开始高度关注自己。我以前对睡得好不好这事不太在意,觉得有个囫囵觉就行,但睡眠跟运动表现关联太大了,我现在超在意——11点以后我都拒绝想正事。
练得太苦了不长肌肉很亏,所以我每天都兢兢业业给自己做高蛋白健康餐。
眼睛一直盯着别人,就很容易被卷到,我有天晚上刷社交平台简直刷崩溃了,妈的为什么他们可以精神抖擞每天直播——而我,却没办法从沙发上爬起来?
哪怕我清楚知道99%的直播都不赚钱,我还是会怨恨自己无能。
但你一旦忙着伺候自己——从给自己做饭,到细致地抹身体乳做发膜,你就顾不上外面的人怎么翻天覆地卷了。
2.占一点通缩的“便宜”,趁这个时候,应花尽花。
通缩时代,手头有一点闲钱的人是很爽的。
去年我妈换车,我发现车变便宜了;前两天我想换个扫地机器人,发现价格也被打下来了。
更别说餐饮了,上海各种高端餐厅都放下身段做团购。古北日料Omakase均价680;昨天去晟永兴,398一位的套餐,可以正对着东方明珠吃烤鸭。服务员会毫不吝啬地给情绪价值,从我朋友的美甲好看,夸到怎么保养的手指又细又长。
现在大家脾气有多差,都有目共睹,但我每次去完贵贵餐厅,会觉得气都顺了。
觉得生活没盼头的时候就吃顿好饭,你会重新想起来,好日子是什么样的。
3.用灰心的心,做进取的事。
现在工作里的任何波折——都已经不会影响我的心情了。
因为我想通了一件事,是我需要工作,我的生活方式里不能没有工作,我是个无聊的人,唯一的擅长就是工作……如果把我放逐去全球旅行,却不许我发社交平台不许我写攻略,我会痛苦死的。
所以我现在对一切工作,都是既灰心又进取的态度。所有合作方都说,我是他们见过最平和的人……
已经不是卖弄努力的年代了,攒点气血,留待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