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9月,成都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国际邮件的过程中发现了4个看上去不怎么安全的包裹。

这4个包裹来自于埃塞俄比亚,在过图像检查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它里面好像装着一种已经干枯的绿色植物。



于是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将邮件截了下来,并且将里面的植物拿出来一些,送到了专业的鉴定机构。

鉴定结果出来之后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里面放的竟然是一种新型的毒品草!



但这还没完,在接下来的10月份,海关的工作人员又一次查获了5个包裹,里面也是这种草,而且是寄给同一个人的。

要知道,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也就是说,即便是寄送一棵这样的草也属于犯罪。

但海关的工作人员将这9个包裹打开之后,发现里面装着整整157.09公斤的干枯植物,也就是314.18斤。



寄送这么多的新型毒品草自然意味着这背后可能会有一系列的产业链,于是警方开始着手调查这件事。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家住在成都市郫都区的一位刘姓男子,后面一位姓王的男子也从邮寄地---埃塞俄比亚回国自首了。



两人将面临严重的刑事惩罚。

那么这种草究竟是什么草,为什么会成为新型的毒品呢?

«—【·恐怖的“新型毒品”·】—»

这种草的名字叫做“恰特草”,曾经是一些国家的民众非常喜欢的“日常零食”。

恰特草又名阿拉伯茶、巧茶等,它是一种巧茶属的灌木,高度通常在1-5米之间。





当恰特草新鲜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会将它和菜市场上的另外一种蔬菜----苋菜混淆。

因为它的茎部多为红色,叶子紧凑且翠绿,这种外貌特征在带红色的苋菜品种上也能看见。

而一旦将它晒干,其外形又和茶叶极为相似,无论是色泽还是叶片的形态都非常像,这也使得它在运输、贩卖过程中容易蒙混过关。



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种外观上的迷惑性,将恰特草伪装在普通货物中进行走私等违法活动。

恰特草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如今它广泛分布于在热带非洲,如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

恰特草在许多地区都能自然生长,并且由于当地一些传统习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恰特草在这些地方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在阿拉伯半岛,也门等国家的部分地区,恰特草也大量存在,甚至在一些城市的市场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我国,恰特草在我国的海南、广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的一些国家,恰特草甚至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 “经济作物”,不过这种所谓的 “经济价值”是以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

在当地,一些农民由于缺乏对恰特草危害的认识,或者受经济利益驱使,会种植恰特草,然后将其出售给当地的消费者或用于非法的跨境贸易。



恰特草的叶中含有兴奋物质卡西酮,当人们咀嚼恰特草后,卡西酮迅速进入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长期咀嚼恰特草,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它会导致血压升高,使得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来泵血。



同时,恰特草还可能引起厌食状况,使人食欲减退,进而导致身体营养不良。

卡西酮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使人对食物失去兴趣,长期下去,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会出现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在口腔和消化系统,咀嚼恰特草的过程中,其粗糙的纤维和化学物质会刺激口腔黏膜和食道、胃黏膜,引发炎症,长期刺激还可能导致口腔白色角化病等病变,影响口腔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然而这还没有完,从精神层面来看,恰特草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



对于原本就患有躁狂症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食用恰特草后,病情会迅速恶化,他们可能会出现无端的愤怒、攻击他人等暴力行为,对周围的人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患有精神病的人来说,食用恰特草会加重病情,也导致病情恶化。



精神病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平衡本就脆弱,卡西酮的刺激会进一步打乱这种平衡,使得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症状更加严重,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下降。

此外,它还会增加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让原本就处于心理困境中的人陷入更深的绝望。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在接触国际邮件、跨境商品等时,若发现可疑的植物类物品,要及时向海关、公安等相关部门报告。

对于身边可能存在的恰特草种植、贩卖等违法活动,更不能视而不见,要积极参与到打击毒品犯罪的行动中来,为构建一个无毒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
澎湃新闻《成都查获近年来最大新型毒品恰特草走私案,累计共157公斤》2018-12-1
中国新闻网《深圳罗湖海关查获一宗旅客藏匿毒品走私进境案》2024-7-31
环球网《这种“茶叶”千万别喝!小心惹毒上身!》2023-3-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