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战争的序幕期
抗战胜利到1946年6月。
国共两方和平谈判,老蒋在“军调”的掩护下抓紧调兵遣将,以争夺中原、华北和东北地区。
国共兵力430万对127万,野战军约为200万对61万。
第二阶段,我军的“战略防御期”
从1946年6月26日至1947年6月。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老蒋倚仗军力优势,搞得是“全面进攻”。蒋军损失了30多个建制整编旅,70余万兵力。
1947年3月间,蒋军由于兵力损失较大,被迫放弃了“全面进攻”的战略计划,而改为所谓的“重点进攻”,即集中兵力进攻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其他战场则维持均势。
第三阶段,我军的“战略反攻期”
1947年6月至1948年7月。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蒋管区的腹心地带。这个阶段我军虽然转入了反攻,但是敌人的军事力量仍然很强。
第四阶段,蒋军转入“战略防御期”。
1948年8月,以豫东战役胜利和南京“军事检讨会议”为标志。
解放军转为全面的战略进攻,双方的攻守角色彻底换位。
第五阶段,“战略决战”时期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蒋军总兵力下降到365万人,一线正规军仅有1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到280万人,野战军兵力达到180余万人。
第六阶段,“战略追歼时期”
1949年4月至全国解放。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总兵力下降到204万人,一线作战部队只剩下115万人,解放军壮大到近400万人,其中野战军达到200多万人。
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此后四大野战军解放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