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愿意退让,过几天会准时到庭。

二月的夜晚,天气依旧清冷。张邈的“一案一空间”平台收到一条提醒。

“好的,希望你们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好好谈谈。”张邈盯着屏幕上的对话,心里的那块“石头”落下了一半。

这块“石头”,是从看到起诉书上写着原被告双方都是听障人士开始有的。

小周和小梦原是一对夫妻,双方都是聋哑人,因累年的生活琐事纠纷二人感情彻底破裂,2025年2月,小周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您好,这里是鼓楼区法院,现在我们以短信的形式告知您‘一案一空间’的使用方法,请按照步骤操作,方便我们交流和沟通。”为了更好交流,审判团队用短信分别通知了小周和小梦如何使用“一案一空间”,但信息发送后还是不放心,不确定他们能不能接到有效信息,于是决定去他们家里走一趟。

幸运的是,在小区里遇到了小梦。“他提出离婚我同意,但是我没有收入,也没有地方住,他们家有房子,想让他们分给我一套房子,但是他们家不愿意。”小梦用手机打了一长串文字给审判团队看。

虽然没见到小周,审判团队还是决定先和小梦聊聊,大概了解她的诉求后,又帮助其分析了当前的情况,并表示希望他们两位当事人都能准时来开庭,敞开心扉坐下来好好聊聊。

考虑到两位当事人情况特殊,庭审前,张邈通过“一案一空间”和他们聊了很多,结合双方实际情况,从亲情、责任等方面入手,与原被告进行网上信息沟通、做调解工作,在这个独属于他们的“空间”内,给双方提供了合理的调解方案。


庭审中,鼓楼区法院聘请了专业手语老师,全程参与庭审。同时审判团队准备了厚厚的手写纸,方便法官和当事人交流,保证各方的意思都能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

但无论是手语翻译,还是用笔书写,“交流”之间都有时间差,有时候还没来及表达清楚,小周和小梦就因为意见不合情绪变得激动。

“我都说我不要他们的房子了,但是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两人一起出钱买的,当时还借了我爸妈的钱,他们得给我20万。”小梦激动地用手比划着,神色焦急地一会看着手语老师,一会望向张邈。

“不行,他们家根本没出那么多钱,我最多给他们10万。”小周同样通过手语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已经退了一步,一分都不能少。”小梦坚持着。

“我手里也没那么多钱,最多给你12万。”小周表示。

关于孩子今后归谁,你们考虑好了吗?

看着双方要求的金额数差距有点多,张邈在手写纸上写出要问的问题。

小周写道:商量好了,两个孩子都归我,我家里环境更适合孩子的成长,两个孩子也愿意,我不要她付抚养费。

小梦写道:两个孩子都归他,我虽然心里很不舍,但我现在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孩子跟着他能更好过点。

张邈写道:小周今后要负责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需要付出的不少,小梦生活也不容易,希望你们两位多想想孩子,再努力为对方考虑一次。


来来回回的书写,一次又一次的翻译,最终,横亘在小周和小梦之间的问题被一一化解,二人达成调解协议。随后,张邈及时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向小周和小梦发送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要求双方继续关心、关爱未成年子女,陪伴其健康成长,履行父母应尽的监护责任。

这次特殊的调解,密密麻麻的手写纸用了几十张,在“一案一空间”上交流的信息多达五百余条……

在法治社会中,每一个群体、每一位公民都应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和充分的尊重。让有声的世界更清晰,让无声的世界更明朗,是司法进程中展现司法担当的有力探索。鼓楼区法院将一如既往地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助残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深化“一案一空间”在诉讼服务、文书送达、在线调解、督促履行“多场景应用”,做实定分止争、案结事了,有效解决当事人“急难愁盼”,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期待。

供稿:徐州鼓楼法院 李茜 张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