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汽后企业的抢客大战正式拉开序幕。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进厂台次下滑24%,叠加雨雪天气较少,年后业务量普遍不足等因素,优化线上线下获客渠道,成为诸多门店的核心动作。
此外,315消费者权益日如期而至,关于假机油、4S店维保套路,新能源售后纠纷等乱象的集中曝光,为门店与车主的深度沟通搭建起话题桥梁。
观察猫虎狗等连锁的动向,从发布新五年计划,到成立机油鉴真平台,再到扩大主机厂合作版图,围绕流量、供应链、客户渠道等汽后核心议题,进一步倾注资源布局。
传统主机厂更是感受到车主流失的寒意,除了密集的“一口价”政策,纷纷推出动力总成终身质保等权益升级政策,希望将车主尽可能锁定在体系内。
但传统主机厂与4S店合作的顽疾并非短期内能够消解,信阳某日产4S店技师自曝售后套路,北京某沃尔沃4S店倒闭之后,200余位车主的售后储值无法得到转移安置...负面信息在社交平台的发酵往往更具威力,车主们对4S店的信任正分崩离析。
回顾3月行业大事,我们逐一梳理分析。
01、行业热议事件
1、一年30起假机油大案,案值近3亿,电商平台仍是“风暴眼”
又是一年315,汽后市场的假机油问题,依然是车主维权的重灾区。前段时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6家线上平台抽查中发现机油不合格率高达39.29%,而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披露2024年工作成果,更是提到省内平均每5天查办1起假机油案。
AC汽车整理2024年公开的假机油案件,近28个制假售假团伙,累计的涉案金额就高达2.6亿元,暴利猖狂令人咂舌。犯罪团伙制假售假手段的“升级”,更是让人感到防不胜防,从上有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生产加工、再到下游的销售渠道,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制销链条越来越完整。
此外,部分假机油团伙试图对品牌官方防伪体系发起入侵,2024年常州某造假团伙以每年120万元雇佣黑客团规,通过渗透某机油大品牌的防伪数据库,做到每一批假货都能对应真实机油的防伪码段,实现“扫码即验真”。
更有甚者,还打通“官方授权”漏洞——在某电商平台旗舰店查获的假机油,竟能通过海关级防伪验证,提供完整的海关报关单和质检报告。
而这也引出电商平台在假机油问题方面的监管盲区,AC汽车以“假机油”为关键词在黑猫平台搜索,近一个月相关投诉案件便多达721起。面对涉嫌售假的商家,电商平台应对方式仅是是下架商品或清退商户,很多被封店的商家“换个马甲”重新上线经营,很难有威慑力。
详见文章:
《车后315:一年30起假机油案、涉案近3亿,电商平台又成“风暴中心”?》
2、“买得起,修不起”!大批车主吐槽新能源修车贵,售后矛盾集中爆发?
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快速增长,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但相应的,是售后矛盾频频发生,“修车贵,续保难”成为车主集中吐槽的两大问题。
近期大批哪吒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帖,呼吁厂家尽快解决自己的售后问题。诉求主要有四类:一是配件缺货,维修等待遥遥无期;二是车机时常出现断网,OTA等手段无法根治,影响车辆正常使用;三是续保时仍面对拒保或天价保费的问题,用车成本陡增;四是维权十分困难,网络发声易被投诉,涉及“公司声誉”等法律雷区众多。
这些车主的遭遇,引发车友们的热议,“买得起,修不起”的吐槽引发大量共鸣。就哪吒车主面对的配件不足问题,相关人士认为更多是车企“大干快上”的结果,售后保障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
而关于新能源修车贵的问题,除了老生常谈的动力电池,大灯等非“三电”核心配件的报价也让车主难以接受。2024年11月,重庆一位车主向媒体反映,自己购买了价值近30万元的新能源SUV,需要更换一个尾灯,因主机厂技术不开放,只能去4S店更换,最终花费高达1.8万元。
更容易“踩坑”的是新能源车的行车安全问题。年初某蔚来车主发帖吐槽,出于美观考虑,曾给车辆更换过避震,降低一定的车身高度。但这也导致电池外壳划伤之后,官方售后告知因擅自改装,需自费维修。
而这也直指汽后市场热门的新能源轻改项目,即使规避“三电”,但围绕行车安全,依然有诸多“雷区”。
详见文章:
《车后315:“17万新车不如老头乐”!大批新能源车主吐槽修车贵、续保难,售后难题何时破 ?》
3、走保险1500、自费800、拼多多238,电商平台成新能源配件采购热地?
新能源车维修贵的问题已经成为共识,不少车主秉持“能省就省”的原则,在更换翼子板等外观件时,将目光投向电商平台。
近期有车主展示出自己的经历,其新能源汽车的左后轮眉被剐蹭后,决定自费维修。咨询了一家修理厂,对方给出的报价为800元,并表示也可以走保险理赔,预计费用1500元。但车主发现,拼多多平台也有商家出售同款配件,售价仅238元。
AC汽车就电商平台的新能源车配件进行调研,特斯拉配件商家的能见度非常高,主营特斯拉大灯、轮眉、球头、散热器、覆盖件等配件,且大部分商家在商品详情页明确标注这些配件来源于拆车件。
除了拼多多平台,闲鱼上也涌现了大量售卖蔚来、小鹏、理想以及小米、特斯拉等车型拆车件的商家,主要销售对象为修理厂。
但在配件适配方面,“翻车”的情况也屡有出现,某极氪车主表示。自己在闲鱼上购买了拆车件,虽然商家声称9成新且保证原厂,但换上后却遇到了车辆OTA升级失败的问题。
此类状况也得到不少配件制造商的证实,相较于国产车型,“合规方面,特斯拉当前管得相对宽松,只要商品上不印上logo,主机方面不会太过干涉”。结合车型保有量等因素考量,配件商表示目前尚不适合大规模开发国产品牌的适配件。
详见文章:
《走保险1500、自费800、拼多多238,嫌贵的新能源车主被“逼上”电商平台?》
02、行业影响力事件
4、1.4亿用户,近7000家工场店超9成盈利...途虎2024财报透露哪些信息?
近期,途虎公布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30%,连续两年实现全年盈利。
门店数量方面,截至2024年底,途虎养车在全国拥有6874家工场店,规模持续稳居行业第一。累计注册用户数近1.4亿,同比增速为20.4%;2024年全年交易用户数达2410万,同比增速为24.8%。
门店盈利方面,财报数据显示,到2024年12月,超过90%的加盟工场店保持盈利状态。这一状态在加盟商开多店的指标中得到验证,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途虎养车加盟商开了至少2家工场店。
这一出彩成绩,根本在于途虎养车持续在客户、供应链、运营、系统等多维度持续投入。2024年仅门店扶持便投入近1亿元,途虎以线上线下的多元推广,帮助加盟商脚踏实地做好经营。
财报之外,整理近期动向,针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机油鉴真问题,途虎联合美孚、嘉实多、壳牌、福斯、出光、胜牌六大国际润滑油品牌,发起业内首个“正品机油守护联盟”。
就业内普遍关注的新能源维保业务,途虎近期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也给出自己的答卷:
三电检测方面,针对6年及以上新能源车年检需求,推出线上云检、线下深度检测等细分业务;
三电维修方面,为缓解电池维修费用高的用户痛点,推出“电池包开箱维修”服务——这种更换单个模组的模式,相较整体更换的成本大幅下降。
5、4亿助力门店发展、再投10亿+押注AI,天猫养车发布新五年计划
3月10日,天猫养车举办2025加盟商大会,交出了第一个五年成绩单:自首店开业到如今全国2500+门店,新能源门店占比20%;新店平均4个月现金流回正,40%加盟商开多店;超1.2亿日均在线商品,付费会员超200万...
成绩单固然耀眼,但在如今行业面临增长瓶颈的关键节点,天猫养车也迅速给出应对方案。围绕连锁化、智能化、全球化三大趋势,天猫养车发布“新五年计划”,以流量重构、新能源深耕、AI革命等策略,强化竞争壁垒。
具体来看,天猫养车首先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新方向:不再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张,而是转向深度的流量运营和生态协同。启动「门店流量跃升计划」,通过构建“技术专家+服务故事+车主证言”的多元化内容生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参与度,进而有效地控制流量成本并提高转化率。
门店形态创新也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通过多元门店形态,天猫养车将重塑区域内的服务生态。如天猫养车推出轮保小店3工位轻量化门店,主打高频快修,锁定一线商圈的流量;社区店则侧重深度养护,提升单价;下沉市场则以低门槛抢占空白区域。
据悉,天猫养车将投入4亿元,用于支持门店网络拓展、流量支持及运营效率提升,实现从单点扶持到生态赋能的战略升级。
此外,智能化再升级也是天猫养车新五年计划的一大核心,通过投入10亿+的研发,推动天猫养车的数字化系统升级为AI智能体,构建全链路AI解决方案。
届时,在经营侧,AI实时诊断门店经营数据,生成个性化运营策略,相当于24小时的数字教练;营销方面,AI能生成大量行业素材,减少设计成本和时间;在服务上,提供标准化话术和精准套餐,提升响应速度和专业性。
6、成立“焕新品牌联盟”,大力推动以旧换新...京东养车再度扩容合作伙伴
“以旧换新”再加码,3月20日,京东养车宣布在多地政府指导下,补贴范围全面升级,覆盖汽车后市场全品类,政府补贴与京东优惠叠加,最高立省50%。
同时,京东养车锚定以旧换新、新保障、新营销、新品共建、新国货、新能源六大“新”方向,联合20余家产业链伙伴成立“京东养车焕新品牌联盟”,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有保障的消费体验。
“真金白银”的补贴,直接降低了消费者养车成本,极大地刺激了汽车后市场的消费活力。数据显示,京东养车在以旧换新政府补贴的带动下,轮胎销量增长超100%,其他品类的销售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时,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政府补贴的认知也持续扩大,在京东搜“养车补贴”的相关用户数增长超10倍。
而京东养车能够与行业头部品牌达成共创合作,背后的底气源自京东数智化供应链能力,以及京东汽车全链路、全周期、全场景的生态能力助力。
如在服务层面,京东养车与德国马牌首创“轮胎秒送马上装”服务,利用社会化前置仓网络,实现最快30分钟送达,大幅提升轮胎配送效率。
这一优势也再度受到主机厂的青睐,3月17日,京东汽车与郑州日产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郑州日产京东自营旗舰店将于近期开业,消费者可在郑州日产京东自营旗舰店购买到全品类原厂备件。
此外,京东汽车在产品端的布局再一次迎来标志性发展。3月27日,京东汽车与全球知名汽车膜品牌龙膜(LLumar)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龙膜旗下全新子品牌龙小侠首款车衣产品将在京东独家首发。
此外,双方将共同发力线下履约标准化体系:龙膜宣布将全面支持京东汽车车衣团体标准,并接入京东养车线下三膜认证店;龙膜品牌还将与京东养车共建双品牌线下门店,为消费者提供有保障、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7、驰加宣布重大战略转型,未来五年迈向“强连锁”
3月18日,驰加在青岛成功举办2025加盟商大会,并在会上正式宣布:未来五年,要实现从“软加盟”到“强连锁”的战略转型。
为实现这一目标,驰加将着力打造系统化的消费者流量管理体系,通过品牌运营和市场营销,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率;
同时,通过标准化运营体系的深化实施,确保终端门店在形象展示和消费者体验两个核心维度实现高度统一,从而有效传递品牌价值。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驰加的业务模式也从此前的“轮胎、机油、制动”转型为“轮胎、底盘、快修”等多元服务领域,打造更加完善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
依托米其林强大的品牌背书和资源优势,驰加将与加盟商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迎接行业变革,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汽车服务品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03、4S店观察
8、信阳某日产4S店自曝售后套路,广汇旗下164家店被取消授权...经销商危机仍在发酵?
3月初,一则新车记录仪所拍摄的视频掀起舆论风波。信阳某日产4S店的两位机修师傅,在车主岳先生的车辆进行维保时,出言嘲讽车主购买延保服务。
在视频中,“人都走了,给他换什么X油啊”、“神经病一样,想好事,想搞个质保还”、“等他修变速箱的时候一百个理由让你掏钱自费”等话语格外刺耳,也再度曝光出部分4S店售后维保的套路。
事实上,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见,早在2020年,《新京报》记者暗访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东风日产晟通专营店,曾荣获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颁发的 “全国五星级标杆专营店”称号,然而却存在虚假保养、截留油液等售后问题。
去年6月,又有媒体报道了山东某本田车主在4S店保养时,技师在7秒内完成机油加注,后经媒体曝光,4S店承认了技师操作违规并给予开除处罚。
不过,相较于担心售后套路,更令车主不满的,是4S店关停之后,售后储值等权益的转让问题。
据车主投诉,北京燕豪旗下沃尔沃4S店因经营不善闭店,但200余车主的售后储值尚未得到转移安置。按照北京燕豪此前承诺,车主相关权益将转移至北京“鑫易豪”,但鑫易豪以“没有在北京燕豪系统中查到储值金”和“提供凭据不足”为由,表示无法承接服务权益。
出于“人文关怀”,鑫易豪表示只能为车主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车主所剩权益折半,每次保养车主需补足另一半费用;二是保留车主保养权益,但每次保养车主需补交工时费。
而这也再度激化车主们的不满,车主希望沃尔沃厂家进行兜底。但沃尔沃官方表示,如果车主能够提供盖章的文件,证明面值卡内余额为11500元,旗下各4S店将会全额承接,但每次消费工单限额使用50%的储值卡金额;若车主无法提供盖章证明或其他更加直观的记录文件,沃尔沃官方将提供工时费8折的优惠方案。
可以预见的是,经历这一场维权风波,车主们对4S店的信任度将大打折扣。这一事件在社交平台的发酵,也将带动更多车主重新审视4S店的服务现状。
进一步说,部分4S店在履约问题上的恶性事件,也促使业内外对4S集团闭店的新闻格外敏感。
近日广汇宝信公告旗下10家宝马4S店被取消授权,业内解读认为,4S倒闭潮从低端品牌向高端蔓延。而作为曾经最大的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2024年至今累计有164家门店被取消授权,占门店总数近20%,越来越多的案例,足以说明经销商的生存危机仍在发酵。
详见文章:
《“人都走了还换什么机油”,技师自曝售后套路,以后去4S店修车都要盯着看?》
9、中升计划新开10家奥迪4S店,建发官宣新建百家贴膜门店...新业务新模式前景如何?
3月11日,中升集团与一汽奥迪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至少新建10家销售网点。
但仅在4个月之前,同样是中升集团,将旗下269家豪华品牌4S店中的约50家改头换面,以销售华为主导的鸿蒙智行新能源车,这50家4S店原来销售的品牌包括奔驰、宝马、沃尔沃等著名品牌,其中也包括奥迪品牌。
一边“翻牌”新能源,一边重新与奥迪“结盟”,中升集团此举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在新闻通稿中,中升提到两大亮点:一是新能源业务协同,二是创新模式试点。中升能否真正获得不一样的商务政策,或将成为4S店重拾燃油车信心的关键。
相较于中升在门店结构层面的设计,建发集团近期新建百家贴膜门店的计划更为现实。作为百强经销商,建发汽车集团将联合酷思迪(参数丨图片)、圣罗两家汽车膜品牌,启动“贴膜酷酷”在国内市场的布局。
AC汽车了解到,其首家门店——贴膜酷酷(厦门)1号店在2024年7月18日正式开业,该店在抖音、大众点评、小红书等线上平台收获诸多好评。
而开启“百城百店”发展计划,贴膜酷酷计划打造一个独立的专业洗美门店,并希望独立运营创立可复制的经验。
AC汽车在多方查询后,得知贴膜酷酷已在全国开放加盟,要求门店面积400平及以上(5-6个工位),加盟前期不压货、不收加盟费。据某门店老板透露,5月份贴膜酷酷西安店、福州店即将开业。
类似于“中升go”,建发汽车也打造了大会员数字化体系。据官方资料介绍,在这个沉淀了超25万高端客户的私域池里,豪华车客户的转化率达到7%,超行业均值2倍以上。
这正是业内所关注的重点,离车主最近、又有4S店新车销售保有量的支持,是4S集团降维布局售后的显著优势。将售后业务剥离出来独立运营,一旦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而非以品牌为中心,独立售后将迎来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详见文章:
《最大4S店集团为何一边与奥迪“结盟”,一边“翻牌”40余家新能源店?》
《继中升后,又一4S集团要开100家洗美店,这个赛道仍是“香饽饽”?》
04、主机厂动态
10、传统车企密集推出“一口价”,加码核心部件终身质保,锁客大战升级?
2024年价格战分外惨烈,为修复亏损,重塑经销商信心,传统车企效仿新势力品牌,纷纷推出“一口价”策略。
整理现有信息,发布“一口价”的品牌几乎囊括了所有合资车企,凯迪拉克、东风日产等品牌更是以主销车型展开试验,以期能够稳住利润,并给车主更加透明清爽的购车体验。
不过,据多家品牌的一线销售人员反馈,“一口价”的执行效果因品牌而异。部分4S店依然存在捆绑贷款等变相加价行为,对车主并未形成明显的吸引力。
真正起到作用的,是车企同步升级的“终身质保”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广汽丰田推出三大核心部件终身质保,上汽大众推出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一汽大众推出原厂件终身质保,东风日产全系燃油车型动力总成终身质保,直击车主关心的售后保障问题。
据销售人员反馈,终身质保政策成为影响车主决定的重要因素,相较于以往4S店以赠送为名义搭售的延保套餐,终身质保条款更加简洁明晰。
但相较于新能源三电质保的锁客效果,业内人士对传统车企终身质保的影响力仍持保守态度。
一方面是燃油车配件供应及维修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市场,车主对于总体成本可接受;另一方面是终身质保需在4S店全程维保,4S店维保报价远高于后市场,相较于配件损坏的风险,车主通常更关注日常支出的成本。
11、又一品牌推轻量化运营模式,多家车企规定维保时间,卷服务的时候到了?
近期,林肯品牌发布“星火燎原”计划,开启新一轮经销商招募,遵从“更灵活的设施、更轻量的投资和更精简的人员”的优化方向,以加强轻量化网络的覆盖。
这是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奥迪等品牌之后,又一家明确提出轻量化运营的传统车企。自2024年价格战升级以来,传统车企与经销商之间诸如压库等现实矛盾频发,叠加主机厂原厂配件销售渠道的扩张,经销商的“4S”职能持续弱化。
在这一背景下,大批传统4S店“叛逃”新能源,而翻牌之后,门店得以摆脱库存积压和促销活动的资金重负,盈利能力快速提升“回血”。
正因如此,传统车企看到轻量化模式降本增效的可能,参考问界、小米等新势力门店,从财务流程到客服工作,均由总部团队统一负责,便捷规范且减轻了4S内部压力,进而促使门店回归服务初心,更加专注于提升客户体验。
事实上,服务能力正是车企新一轮竞争的重点。一汽奥迪近期将服务品牌正式焕新为“奥迪卓·悦Plus”,以60分钟快速保养、8小时钣喷快修、20公里免费取送车和7×24小时救援等8大承诺,计划再度塑造豪华汽车服务标杆。
问界同样就售后服务展开升级,新增漆面维修终身质保之外,更是给出“预约基础保养45分钟超时免单”的承诺。业内认为数字化能力将是问界履约的关键,通过车机的远程诊断优化,官方售后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可以释放出更大的升级空间。
而这也正是汽后服务的显性趋势,即车主对于服务的要求日益等同于技术本身。无论是车企官方售后,还是汽修门店,服务质量的比拼正不断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