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的风还没停,春假的风又吹起来了。

3月18日,湖北利川市教育局宣布,义务阶段中小学将于4月7日至8日放春假,与清明假期相加,可连休5天。

3月26日,广州市玉岩中学初一学生也开启为期5天的春假,错峰出游。

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在问,下一个放春假的地方是哪儿?

此前3月初,人大代表庞永辉在两会上建议推行“春秋假”,既方便大家错峰休假,又可拉动假日经济,一度登上热搜。之后的3月16日,中央文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学“春秋假”。春假随之成为3月热词,引发讨论。

舆论场上,有两股代表性声音:一边是为更长的亲子假期和错峰出游叫好,另一边是家长因没有休假自由提出异议。全国范围的中小学校,放春假仍显“雷声大雨点小”。

许多人感到陌生的春假,杭州人再熟悉不过了。

3月初,杭州多区发布了2025年中小学“春假放假3天”的通知,和“五一”及周末连休,假期多达9天——尤其特别的是,对杭州主城区学校来说,这甚至是他们放春假的第21个年头了,每年的春假和秋假也成为家长口中的“杭州特产”,乃至一项地方传统。




杭州市钱塘区中小学2025年春季学期校历

有家长告诉南风窗,“我们一帮好朋友春节前就在策划春假行程了”,或是“头两天的春假,杭州出发去各大城市的高铁票都是售罄的”。乃至政务服务平台上,3年前,建议要求跟杭州主城区同享“春秋假”的声音也是主流。

杭州人对春假为什么有如此高的热情?类似其他地方家长顾虑的抽不出假期等问题,当地又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春秋假”能在杭州延续21年?

答案不是“经济发达”就能概括的。

春假,杭州娃涌进北京环球影城

2024年的春假,北京环球影城成为杭州人的主场,给即将到来的“五一”出游大军提前热场。

“走来走去都是偶遇亲戚同学,杭州人来了几万啊?”一位家长在线发问。她并非抱怨拥挤,因为同话题下,更多杭州家长分享自家娃儿的顺畅游玩体验:项目全部玩完了,甚至有机会二刷,全程排队不超过30分钟,不需要买VIP通道也能很快玩上……在“五一”假期到来的前三天,他们省钱省心又尽兴地度过了春假。

2024年,春假扩展到了杭州主城区以外多个区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更多家长提前出动,才有了杭州娃在北京环球影城“千里来相会”的景象。


北京环球影城/南风窗 顾芗 摄

在杭州,春秋假最早于2004年推行,假期安排通常为3天,连着“五一”和“十一”假期。最有经验的杭州家长,深谙春假的行程安排之道。“春假玩,五一回杭州,错峰出行。”杭州家长林舒告诉南风窗,以至于“春假的头两天开始,杭州出发去各大城市的高铁票都是售罄的,高铁站全是大人带着孩子拎着行李箱。”

另一位杭州家长余菲发现,航空公司也抓住了春秋假的出行规律。一到春秋假,从杭州起飞的机票就开始涨价。不过,余菲和朋友们也找到了省钱之法,“错峰去上海飞”,于是从杭州去上海的高铁票也难抢起来,有家长甚至因此自驾去上海赶飞机。

错峰出游省钱省心又尽兴,许多孩子和家长因此喜欢春秋假。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民呼我为”上,2017年以来,围绕春秋假的建议有40条,在春秋假尚未覆盖到杭州主城区以外区域的2024年之前,要求享有春秋假的建议数超过30条。


“民呼我为”上的建议截图

呼声最积极的是余杭区和萧山区的家长。

一位余杭区小学生家长希望同等享受杭州的春假待遇,他写道:“现在的娃娃们上个学已经很辛苦,一天到晚上课考试,课间休息也不能出来,回家都是作业,周末出游哪哪都是人。”他希望余杭小芽儿有更多机会“留下一个快乐的童年”。

临平区一位家长也在线建议为两个孩子争取春秋假:“临平区并入杭州市行政区已有段时间了……每当主城区公布中小学放春假的时候,家里小孩就会问,为啥我没有春秋假,我不也是杭州读书吗?”

这些呼声在2024年成为现实,余杭区、萧山区、临平区加入放春假行列,并延续到2025年。

春假的兜底与托举

该不该放春秋假,其实杭州人的意见也不统一,也有家长反对。

2024年9月,一位主城区家长在“民呼我为”上提建议时认为,接连不断的假期,孩子很难收心学习。同时,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孩子集中放假,父母却不能同时放假,孩子单独在家,无人照管,有安全隐患。

对这位家长的顾虑,杭州上城区一名小学教师告诉南风窗,对没有照管能力的家庭,她所在的学校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并安排春假课外活动。

“特殊困难家庭,我们安排托管的。”萧山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方瑜告诉南风窗,“但我们这儿基本上没有家长申请托管,家长普遍是接受春秋假的。有的学校会拿一天开运动会,减轻家长托管压力。”


小学生在杭州手工艺活态馆里体验扇子制作技艺/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余菲也提供了印证。“很多学校会组织运动会、游园会去填充假期,还有很多研学活动可以报名。”

这些活动,对应了杭州市教育局在答复反对建议中提及的兜底举措。学校可开展春秋游、课后服务,开放学校场地,社会层面的社区学校、学生假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也积极组织活动,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也给不同家庭提供多种选择。

去年秋假,余菲就给儿子报名了去洛阳的研学亲子游。近年来,以“移动的学校”“没有围墙的学校”为卖点,研学在杭州也成为热门产业,涉及历史文化景点和文博场馆“打卡”、自然科普与户外探索。


图源:Unsplash

但余菲也说,报名参加研学活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比一般跟团游贵15%~30%”。但因为它既解放了家长,也能达成学校对参加户外实践的课时要求,也符合长见识的素质教育理念,许多家长愿意为此掏钱,“因为有娃家庭消费力最强”。

余菲并不计较儿子从旅游、研学当中具体学到什么,她更看重过程中的亲子关系,把亲子游视为“高效陪伴”的一种方式。“我的教育理念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识比学习重要,更何况我们自己本身就爱玩儿……读书不行就做生意呗。”

林舒的初衷也是想用春秋假创造更多回忆。她说起女儿才2岁时,一家人曾去珠海长隆玩,小朋友一直记得他们一起去看过鲨鱼企鹅。

当南风窗记者追问,为什么杭州人对“春秋假”的热情异于常人?在诸多理由里,他们都额外提到杭州乃至浙江丰富的旅游资源,或许无意识地激起他们出游的心。“杭州最美的季节在春天和秋天。”方瑜说。


图源:Unsplash

但潜在因素不止于杭州。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旅游专业委员会2018年的数据称,杭州所处的长三角,区域面积虽只占我国陆域面积的3.7%,但5A景区数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0%。而长三角密集的交通网络,也为出行提供了远超其他区域的便利。

余菲说,像她这样的老杭州人其实不太习惯杭州“电商之都”“科技之都”的新标签,即便它给杭州人带来了许多机会和财富,却也加快了整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她记忆里的老杭州人,有许多闲情逸致,不只是家门口的断桥堤柳和西湖烟雨,也乐意去看更大的世界。

推广的条件

同样是浙江,为什么多年来只有杭州推行了春秋假?

在“民呼我为”上,有宁波、金华、玉环的市民提议向杭州看齐,为中小学生增设春秋假。各地市教育局的答复道出了推广春秋假的现实卡点。

“学校假期调整离不开学校的组织、家长的陪伴、资源的供给等,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由于春秋假仅针对学校,部分家长没有相应假期,无法陪伴孩子,仍然需要通过参加学校课后服务等形式解决。”宁波市教育局在2024年10月答复建议时解释。

即便在杭州,余杭区的春秋假在2024年落地之前,也曾经历过探索和试错。


《小舍得》剧照

余杭区教育局在2023年的一条答复中称:余杭区涌入创业的新杭州人逐年增加,义务阶段在校生规模逐年增大,随迁子女近30%,双职工子女近73%。春秋假并非法定假日,父母仍处于工作时间,学生集中放假,家庭照管多有不便。

2017年,余杭区全学段曾尝试过“春秋假”安排,但短时间亲子活动激增,造成周边各大青少年场馆拥堵,也有部分学生因父母上班只能留守在家,学生和家长都有不同意见,杭州城区学校也存在类似问题。余杭区教育局据此认为,“当前余杭集中实施春秋假的时机尚未成熟”。

然而,余杭区的变通做法是,引入集体研学等校外教育资源,要求学校把“春秋假”时间,统筹分散在学期不同阶段开展集体研学、社会实践、校内体育和艺术竞赛。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假日安排是系统性工程,牵涉众多。而杭州市内围绕“春秋假”也有统筹分流、维持秩序、解放家校的诸多考量。


《生活吧!少年》剧照

不过这条答复之后,当地时隔一年就转变了态度。2024年,余杭区连同萧山区和临平区,都加入了放春假的阵营。

另一边,以春秋假为窗口,在推崇“假日经济”的当下,也能看到文旅部门的联动。以研学为代表,据《杭州日报》2024年报道,杭州市文广旅游部门推荐了140多项研学游产品(路线)。

这些都是后话了。回到推行春秋假的2004年,杭州的考量又是什么?

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孔永国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解释:学生学习时间长,每个学期长达四五个月,希望学生在学期中能有休息调整的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多的考量是想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领略各地风土人情,感受社会变化与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图源:Unsplash

如今,许多学校不再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集体郊游越来越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而视“春秋假”为惯例的杭州由此显得可贵。

然而,拥抱春天,倒也不是只能通过放春假,自然与人文无处不在,也不只存在于远方。在放春秋假进入更多中小学之前,人们首先需要的是,一颗不为学习而焦虑的心——它仍然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托举。

(受访者为化名)

作者 | 陆茗

编辑 | 向由

值班主编 | 吴擎

排版 | 八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