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的清明节假期即将开启,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地发文放春假,一些大中小学学生在清明假期或稍晚的“五一”假期,可以享受到时间更长的春假。 国内一些高校已宣布将放春假,其中不少是与清明假期、“五一”假期相连,在法定假期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几天。


▲图据视觉中国

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提振消费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会上表示,针对反映突出的“加班文化盛行”等痛点问题,新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要求“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其中特别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红星新闻记者近日调查后发现,无论是在各地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中,设置春假制度的并不多。不过,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始“试水”春假制度,随之而来,春假该如何利用、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春假期间如何安排等问题引发热议。

四川有高校已发放春假通知

提到期望“献花于先祖英烈墓前”

最近几天,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的网站首页上,显示即将放春假的通知,春假的主题是“去赏花,去恋爱”。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网站首页上的春假通知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根据通知内容,该校的四川校区在3月30日至4月5日放春假,山东、安徽校区将在4月4日至4月10日放春假,以上假期安排均包括周末、清明的放假时间。

学校在通知中还提出了“四点期望”,包括献花于先祖英烈墓前、采落英做书签、拍三五段视频写七八行文字,以及“舌尖风暴,请推荐共享”。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校从2019年起便开始安排春假,每年春假的主题都是“去赏花,去恋爱”。在2023年春假结束后,还举行“春假作业”线下展览,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春假期间拍摄的照片、制作的旅行纪念品等。

该校一名在校学生表示,自己也是入学之后才知道学校设置有春假,当时还挺惊喜,大多数同学都会约着出去玩,选择回家的人不多。“我去年已经利用春假和同学去了一趟扬州和苏州,今年打算去东北的沈阳旅行。”

中国人民大学等部分高校也有放春假的传统。据中国人民大学网站介绍,该校的春假一般会和“五一”假期合并,长度一般为7~8天。

“这个传统有好多年了,有些学生会利用这个时间去做实习或者是调研,但一般来说学校也不会做硬性布置,多是由学生自己来安排的,我周围不少同学就外出去旅行了。”4月1日,人民大学毕业生国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红星新闻记者也从多名不同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那里了解到,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单独的春假。黑龙江哈尔滨一所高校的在校生表示,没有听说过春假。“春天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也只会在周末不上课的时候出去玩。”

部分地区已尝试放春假

杭州要求春假托管班不得收费

除了高校外,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也在尝试给中小学安排春假。

据湖北利川市教育局今年3月发布的通知,今年将设置2天春假,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放假时间为4月7日至8日。利川市教育局在通知中提到,春假期间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以契合学生实际并乐于参与为前提,可安排学生以分散或自由组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学校及其团、队组织也可统一开展集体活动。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实春假的概念并非近几年才出现。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曾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此后几年,也有多部文件曾提及中小学春假事项。不久前新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要求“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再次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杭州是较早开始尝试放中小学春假的城市,据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发布的消息介绍,2004年3月,杭州市教育局对中小学假期作出重大调整,新的假期制度规定,从当年开始,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两周和11月的第一周将是春假和秋假时间。到今年,杭州多区教育局发布的放假通知显示,4月28日至4月30日为中小学春假时间,随后衔接“五一”假期,算上4月27日周末,前后一共可以休息9天。

苏先生的孩子在杭州拱墅区的一所小学读三年级,今年孩子春假期间,他决定和爱人一起带孩子去山东旅行。他说,他每年有12天的年假,一般都是根据孩子的放假时间来安排。“我们打算4月28日就出发,5月3号左右返回,避开‘五一’假期的往返程高峰。”

苏先生说,杭州中小学生的春秋假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他认为这种安排能够增加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有更多一起旅行的机会。不过,苏先生也有一些担心,以后孩子进入更高年级后,学习任务更紧,能否还有更多时间再出去玩?苏先生和一些学生家长聊过,很多家长其实没有年假,或者这个时间段无法休息。特别是双职工家庭,在春秋假期间孩子该如何看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杭州市教育局明确要求春秋假托管不收取托管服务费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4月1日,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发布了《于进一步完善春秋假实施的通知》,其中要求,对于春秋假期间确实无法陪同孩子的部分家庭,各地要参照暑期托管具体要求和成熟做法,提供春秋假托管服务,但不得以强制、暗示等方式阻止家长报名。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发布的通知强调,春秋假托管不收取托管服务费,学校组织开展春秋游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费按有关规定执行。而学生用餐据实收费,收费标准应公示并事先告知家长,相关减免按政策规定执行,严禁学校利用春秋假违规乱收费。

专家:

应逐步推进春假制度

给学生营造更宽松的学习空间

生活在辽宁大连的孙女士,其女儿今年读小学5年级。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是比较支持学校安排春假的,特别是希望孩子能够利用这样的时间去和同学、其他同龄人交流互动以及学习。

“我们小时候每年学校都会统一组织春游或者远足活动,印象里是不收费或者收费很低,每次春游大家都会带上一些零食饮料,去我们周边的历史遗迹或者公园。”孙女士说,但女儿上小学后,学校不怎么组织这类活动了,只有一些校外研学班可以报。不过,研学组织基本是校外团体组织的,一起出行的也不是同班或同校同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逐步推进大中小学春假制度,给学生营造更宽松的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春假等假期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必要。

“其实知识不仅仅是在学校内部来学习到的,而且学习的过程也不一定完全是由老师、家长交给学生的,学生自己学习、玩耍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且学校外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样重要。”储朝晖说,国外很多地方都有春假或者其他假期的设置,这表面上看是让学生在“玩”,但是实际上给了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机会。

有些家长表示,自己是双职工家庭无法在春假陪伴孩子。对此,储朝晖表示,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及教育机构可以适度引导,三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则可以相对自立自主,有些活动也不一定需要家长陪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学生们可以自己结成小团体去学习、去玩,都是很好的选择。千万不能把休春假的过程又变回到报补习班的结果上去。”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则提到,中国人民大学多年前就设置了春假,因此他也观察到了很多学生利用春假旅行、课外学习的案例。

王琪延表示,春季本身就是最适合旅行的时间段之一,年轻人利用这个时间去看看学校外的风景本身就是有益的,从文旅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对多数地方来说,学生群体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的文旅收入,另一方面青年人思维活跃,喜欢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旅行体验,对各地的文旅产业推广、发展也有益处。

不过,王琪延也提到,一方面为学生设置春假,另一方面全社会也需要落实好其他群体的带薪休假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放春假的时候,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假期重合,真正发挥春假的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潘莉 责编 魏孔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