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商海突围者,以亲身经历诠释女性智慧;是公益引路人,为万名女大学生定制求职地图;更是“妈妈岗”破题者,用弹性机制点亮职场新路……


3月31日,2025年闵行区女企沙龙暨春风行动专场活动在古美城市家具创意设计产业园一号具谷举行。活动聚焦女性职业发展难点,通过成立专业导师联盟、深化校企社联动机制、创新生育友好岗位等举措,构建覆盖全周期的女性就业创业支持体系,为“她力量”释放注入新活力。


从校园到职场

“生育友好岗”再受关注

活动当日,“她”指导HR联盟正式揭牌,首批12位导师获颁聘书。该联盟由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闵行分团专家、区女企协成员单位高管及资深人力资源负责人等组成,旨在为女大学生、全职妈妈、特殊群体等提供政策解读、职业规划、创业辅导等“一站式”服务。


“她”指导HR联盟导师代表

“职业指导需要从校园阶段就开始‘抢跑’。”联盟导师、上海益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吴琼关注到了“女性职业规划”话题,不少女性因为缺乏早期规划,面临转行难、晋升慢等问题,提前锚定职业方向是关键。“我们将和‘海鸥计划’一起,走进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堂,并向大学生开放实习岗位,通过专业指导和带教,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她们,助力她们成长。”


“我家孩子还小,工作和家庭实在难以兼顾,真希望能有更灵活的工作方式。”一位全职妈妈的心声,道出了众多职场妈妈的困扰。其实,这样的声音早已引起了社会关注。

针对育龄女性“职业断档”痛点,闵行区女企协会多家会员单位都推出了“生育友好岗”,向“宝妈宝爸”抛出橄榄枝,并通过定制化技能培训提升女性就业竞争力。其中一家广告企业负责人透露:虽然公司提供的相关岗位有限,但是弹性工时、远程办公等机制能为职场父母提供“缓冲带”,“兼顾家庭需求与职业重启。”


闵行区“易就业”平台

此外,政策端同步发力。闵行区众多企业及单位通过“易就业”平台定向推送生育友好岗位,弹性工时、家庭补贴等设计惠及职场父母。


“海鸥计划”进社区

00后“开脑洞”设计古美文旅IP

一片“海鸥湾”,托起年轻女性的职业梦想。

2024年,“海鸥计划”基地落户古美城市家具创意设计产业园,这一由市妇联与市教委联合发起的女性职场成长公益项目,聚焦职业指导、创业支持与能力培训三大板块。同年,“海鸥计划”线上线下触达超50万人次,带动各区妇联开展了覆盖1.3万人次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作为活动亮点之一,“海鸥万里行之走进古美”计划启动。10名大学生将担任“社区治理研习生”,深入居委参与基层治理;40名大学生则与稻草人旅行团队合作,以“00后视角”挖掘古美街区文旅资源,设计人文行走路线,优秀方案将作为旅游产品上线推广。

“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实的社会课堂。”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海鸥计划策划人蔡婷表示。


“海鸥计划”为学生社团赋能

“海鸥计划”品牌已形成矩阵效应——“海鸥讲堂”走进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海鸥万里行”则推动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区网格。蔡婷举例,一名上海电力大学女生通过“海鸥计划”的公益招聘项目进入知名事务所,两年多时间就晋升为品牌主管,“机制赋能,让女性的可能性被看见”。


女性创业者的破茧时刻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勇敢地踏上创业之路。相关政策也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等多方面的帮助,为她们的梦想之路添砖加瓦。


陆静怡(左)

琉璃花瓣在灯光下折射出斑斓光晕,上海竹涧文化创始人陆静怡正手把手指导市民将这项非遗技艺定格在发钗之上。她从社区公益手工班起步,将非遗琉璃花技艺融入发饰、夜灯等生活文创,并已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市民夜校课程期期爆满。


在市民夜校,“古美琉璃花手工”课程受到学员欢迎

“传统手艺正在年轻群体中重生,从爱好到事业,这条创业之路社区和街道帮助我很多,为我铺就了成长的基石。”如今,其工作室已承接多场企业团建与非遗沙龙,成为连接社区文化与企业资源的桥梁。

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整合政策、智库与平台资源,培育更多女性创业典型,“让每位女性都能在职业坐标中找到前行方向”。


记者:吴俊艳

供稿:古轩、区妇联

初审:林心怡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