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24小时,特朗普最为宏大的加征关税计划就将落地。按照他之前的说法,这次的“对等关税”会涵盖所有国家,甚至包括以欧盟、日韩为首的美国盟友。



然而就在关税即将落地的时候,特朗普却突然释放缓和信号,在最后关头称加征的关税可能会大幅降低,并且连具体的条件都不敢提,还称美国会表现得“非常友好”。难道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答案是否定的,现实情况是,有两大因素迫使特朗普不得不做出改变。

首先是来自中方的对等反制让特朗普有些吃不消。上任伊始,特朗普宣布自己会在一百天之内访华,但他究竟能不能来还得中方说了算。在特朗普对华加征两轮关税的背景下,这一“百日访华”计划业已泡汤,中方不会接受美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会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开展行动。



现在骑虎难下的反而是特朗普自己。按照美媒的统计结果,以中国为首的国家对美国实施的反制性措施,将影响美国近800万人就业,而他们之中一半以上都来自在大选中支持特朗普的选区。若白宫继续把关税加下去,特朗普真得好好考虑下还想不想赢两年后的中期选举了,他访华以求合作的计划也必然成为空中楼阁。

正是因此,特朗普在对华关税上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之前他向中方提出了一个降低关税的条件,称可以通过降低对中国的关税来促成交易,迫使中企出售TikTok在美国的业务。现在他没这么硬气了,不光愿意不带条件地讨论降低关税,还愿意让TikTok继续在美国市场存在。



另一个让特朗普倍感压力的因素,则是传统美国盟友的强硬态度。据观察者网4月1日报道,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因为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谈判关税问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打电话斥责了他半个小时。

冯德莱恩之前一直被外界看作是欧盟内部的“亲美派”,在拜登任期内,也正是冯德莱恩推动美欧共同对中俄两国施压。现在特朗普上任还不到三个月,竟然能把冯德莱恩这样一个亲美派给“逼反”,着实令外界大跌眼镜,也令原本稳固的美欧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从中不难发现,即便是美国的盟友,它们对特朗普胡作非做的忍耐力也是有极限的。如果特朗普继续加征他口中的所谓“对等关税”,白宫恐将面临“群起而攻之”的场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没办法仍按照既定的方针办事,关税计划势必要进行调整。



这两大因素是特朗普被迫松口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关税不是万能手段,否则全球有这么多想降低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的国家,它们难道就想不出加征关税这一招吗?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刚刚发布了外国贸易壁垒报告,以足足397页的内容渲染美国出口商面临的问题,却对美方对中国施加的出口管制闭口不谈,凸显出了毫不遮掩的双标。

特朗普固执地认为关税是保护国内经济免受不公平全球竞争的方法,是美国争取更好条件的谈判筹码,然而来自各国的反制会告诉他“贸易战害人害己”这个道理。总而言之,4月2日绝不是特朗普口中的美国“解放日”,靠挥舞关税大棒解决不了任何盘根错节的经济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