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报道,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阿敏・纳瑟尔,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等多位大咖出席此次论坛。据了解,本届论坛主题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论坛发言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与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深化国际合作与创新是推动全球进步与发展的关键。

在结束华盛顿的行程后,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27日开启中国之行,这也是他就任后首次访华。欧盟希望访问有助于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下改善布鲁塞尔与北京的关系。据法新社报道,谢夫乔维奇将在北京停留两天。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促进欧盟与中国之间更加平衡、合作的贸易关系,重点是互惠、透明和互利。”欧委会还补充说,此访的目标之一是“使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与欧盟的优先事项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




特朗普(资料图)

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中国和法国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中法双方承诺,在多边框架内为当今时代重大挑战提供合适的应对方案。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双方重申,在现有的最佳科学基础上,考虑各国不同国情,采取并加快集体行动。

这两天欧洲国家派了不少高官代表来中国访问,欧洲企业也一样组团来赴华谈合作,对此我国给出了十分积极的回应。首先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企业高层,他们在收到中方递出的请帖之后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虽然这是企业之间的交流论坛会议,但也有不少官方代表出席,中方最高层甚至亲自出面会见这些外商高层,这是咱们给出的最高待遇,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合作诚意。在特朗普政府不停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中国此举说是“定海神针”也不为过。



冯德莱恩(资料图)

近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德国的头号贸易伙伴,两国间的经济关系总体上仍然突出。与德国一样,法国仍十分依赖对华经济联系。中国作为欧洲日益不可或缺的经济伙伴,现在完全有能力利用其强大经济地位。鉴于跨大西洋关系日益困难,以及即将上任的德国总理表示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必须更加自主,北京很可能将自己定位为“无利害关系方”。我们正处于一个潜在历史性时刻,既关系到欧洲和跨大西洋联盟的未来,也关系到一个亚洲大国可能在欧洲大陆扮演什么角色。

欧洲的转向绝非偶然,而是百年变局的必然产物。从“伦敦协议”到“双万亿计划”,从欧元起义到中欧技术联姻,这场觉醒暴露出美国单极秩序的脆弱性,也为中国突破西方围堵提供了战略支点。然而,欧洲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东欧与西欧的地缘裂痕、德法领导权之争、民粹主义回潮,都可能让“战略自主”沦为口号。但正如默克尔所言:“当旧秩序崩塌时,敢于重塑规则者才能定义未来。”欧盟拒绝在中美间“选边站”,而是以“开放性战略自主”重构多极秩序。



特朗普(资料图)

长期被视为亲美派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强调了加强与中国进行战略对话的迫切性。这一立场的转变,凸显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冯德莱恩的表态表明,欧盟正在重新审视其外交政策,将中国视为不可或缺的对话伙伴,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和促进共同利益。这一立场的调整,反映了欧盟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寻求平衡与合作的战略考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