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林宋)18个月的治疗周期缩短至6个月。3月26日,湖南省首例新型抗结核药物普托马尼(Pretomanid)治疗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开展。


3月30日,长沙市中心医院耐药结核、中医肺病科主任裴异正在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用药。受访者供图

“历时半年的抗结核治疗没有效果,病情反而加重了。”湖南长沙的周明(化名)一度陷入绝望。直到3月19日,他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找到了病因,他被确诊为“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幸运的是,医生为他启动了超短程治疗方案(BPaL/M)。

什么是耐药结核病?“如果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对利福平耐药,包括任何耐利福平结核病,我们统称耐利福平类结核病,大家习惯性称耐药结核。”3月31日,长沙市中心医院耐药结核、中医肺病科主任裴异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耐利福平类结核病患者,需改用二线药物进行治疗,传统治疗周期长达18至20个月,而且费用昂贵。

对此,裴异组织科内讨论,为周明启动超短程治疗方案(BPaL/M),周明也成为湖南省内首例接受新型抗结核药物普托马尼(Pretomanid)治疗的患者,该治疗方案将原本需要18个月的治疗周期,缩短至6个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共诊断和治疗耐多药或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近17.6万例。裴异表示,对耐药结核病患者来说,突破耐药性障碍成为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自2012年以来,包括普托马尼在内的三款抗结核新药相继问世,让耐药结核病治疗从“无药可治”转变为“精准治愈”。

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含有普托马尼的方案列为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方案,该方案具有短程、强效、安全的显著特点。“对耐药结核患者来说,抗结核新药不仅能够提升耐药结核的治疗成功率,还可以缩短疗程、减少住院时间,减少传播、降低治疗总费用,减少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裴异表示,随着含抗结核新药的全口服超短程耐药方案推广应用,将使更多耐药结核病患者受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