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汇乐学”首期春季班报名于日前启动,报名异常火爆,职场人士对八小时外自我提升的需求超乎寻常的强烈。从过去的文化扫盲到读书小组充盈生活,再到如今的兴趣社交,夜校在半个世纪后以更“潮”的姿态回归。为何这些课程能让职工重燃学习热情?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观察:职工学习热情高涨 实现多方共赢

近期,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工汇乐学”报名启动后,不少课程“秒没”。3月25日开放报名的刹那,早已做好攻略的小孙立刻点进链接,从10点一直刷到了10点半,终于报上了她心心念念的台球课。心满意足地报上名后,小孙过了一会儿再去看报名链接,不出她所料,已经满员了。

不仅台球班一课难求,“工汇乐学”此次推出的74门课程都备受欢迎。全国技术能手郁慧、虹口工匠郑连博等倾情授课,心理疏导、短视频剪辑、西点制作等课程还能考证,有机会拓展新的职业通道……种种优势吸引了广大职工报名。

记者注意到,一些高等院校、社会机构等也纷纷入列,为职工开设了“家门口”的夜校。

一个工作日午后,新长宁集团虹桥人才公寓运营张辰正在1号楼的多功能室里忙碌,为4月7日起陆续开班的缤谷夜校做最后的准备。她告诉记者,参与夜校,是虹桥人才公寓进一步扩圈的方式。公寓目前入住人数超过2600人,大部分年轻租户对夜校有强烈的需求。恰好缤谷夜校的运营方新长宁东展教育和虹桥人才公寓同属于新长宁集团旗下单位,双方便一拍即合,于2024年8月将夜校开进了公寓楼里。“他们从家到教室,最远也只需要走400米,非常方便。今年我们还将夜校服务范围扩展到周边企业,希望通过优质的课程和良好的服务,让更多的学员和租户得以互相转化。”

“去年职工们比较热衷运动类课程,今年更多的是家居和语言类。”新长宁东展教育非学历文化知识项目组负责人林劲沣表示,他们在开班前邀请了200余名租住在此的职工填写了问卷调查,“我们根据问卷结果开设相应课程、制定上课时间的同时,还会在开课前邀请租户体验快闪课,对上课教师进行‘严选’,教师被认可,我们才开课。”

透视:夜校重回当代视野 上课就像上兴趣班

夜校并非新词。作为一种利用晚上非工作时间进行再教育的教学模式,夜校长期承担了文化扫盲和补习的作用,许多人在夜校里识字、学习,第一次接触到文化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历史名词一度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近几年来,“夜校”又华丽转身,重回到了大众视野。原因何在?

从职业技能到生活兴趣,从艺术创作到语言学习,夜校课程体系完善且不老套,职工不仅能学有所成,还成了“老客户”,年年“复购”,夜校正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下了班,上夜校”,享受属于自己的爱好时光,成了不少职工工余生活最大的期待。“工作占据了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工作节奏又快,上课就像上兴趣班,可以抛下烦恼、愉悦身心。”此外,这些课程多为线下课程,区别于网课,面对面的课程能够加强职工的人际交往,有职工受访时表示,“在课上不仅能学到新知识,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拓展了社交圈子。”

“我一直对台球感兴趣,想精进一下技术,外面正规的台球班很少,这个课程有工会背书,报名的时候非常放心。”小孙对报名会遭遇的火爆场面早有预料,336元8节课,价格优势不言而喻。对注重“性价比”的年轻人而言,官方开办的夜校不仅具有质量高、价格低的优势,像台球课这样在市面上难觅踪迹的小众课程,同样可以在夜校中找到身影,成为吸引年轻人的一大原因。

提醒:选择夜校需谨慎 防止上当受骗

夜校受到热捧的同时,一些商业机构也瞅准了这块“肥肉”。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反映,市面上出现了“上海新夜校”“上海本地夜校”等各类商业夜校,这些机构打着夜校旗号却不务正业,推出的课程质量堪忧。有网友就表示,自己没抢到官方课程,误以为这些机构是官方组织,兴冲冲地报名。结果发现,被低价课程吸引来后,老师讲课总是“留一手”,想听“完整版”必须续费。更有甚者,报名时满口答应名师授课,真正上课时却发现“名师”变成了临时聘请的兼职教师。

夜校是成年人的“少年宫”,折射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职工而言,在选择夜校时应尽量选择有官方背景的机构或者选择品牌、规模、口碑较有保障的机构学习,以防上当受骗。

(劳动报记者 梁嘉蕾 李成溪)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