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教育环境中,许多初一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巨大,有的学生甚至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了对学习的倦怠感,表现出不想读书的情绪。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引导他们,从而重新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呢?
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多重背景,以真诚地、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解读来访者的内心与行为。从来访者的角度出发,同感来访者的感受、尊重来访者的情感,让来访者感受到安全、接纳、平等、尊重的咨询氛围,陪伴来访者一起走过迷茫低谷。
初一这个年纪,正是孩子们开始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更复杂的学科,更高的学习要求,以及来自各方的压力。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曾是优秀的学生,他们在进入初中后却感到不适应,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觉得学习变得无趣。而这种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未来的发展。
面对不想读书的初一学生,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孩子们或许因为学习内容的变化感到困惑,或者因为与同学关系的变化而感到孤独。我们需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表达情绪的空间。问问他们最近的学习情况,交流一下他们的感受,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内心的压力。
在了解孩子的困扰后,我们可以尝试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或者是与他们的兴趣相关的学习内容。比如,如果他们对科学感兴趣,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或者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与视频,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重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可能面临很多挑战,过高的期望往往会让他们感到窒息。与其给他们设定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不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一个小而具体的目标。例如,今天我希望能把数学课本的前两章掌握,或者本周内完成几篇英语阅读理解。这样的小目标,不仅能够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逐步提升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积极的激励方法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适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当他们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会让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学习。比如,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学习奖励机制,设定一些小奖励,当他们达成目标时给予他们,这种正向反馈将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有时候,初一学生对学习的倦怠不仅仅是学习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生活中某些情绪问题的表现。我们可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如运动、音乐、绘画等,这些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身体的锻炼可以让他们释放多余的能量,而参与兴趣活动又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还应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初一的学生通常刚接触到中学的学科,很多时候由于对时间和任务的掌控不佳,让他们感到手忙脚乱。在这个时候,教会孩子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让他们能更加有效率地学习,也能减少学习带来的焦虑感。
最后,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自己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会受到我们的影响。当他们看到我们在追求知识、面对挑战时不退缩,积极向上,他们自然也会受到鼓励,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我们所传递的乐观态度和积极的学习观念,将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http://shzhxt.com
通过了解、引导和激励,我们可以帮助初一学生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明白,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成绩,更是以知识为钥匙,打开未来更多可能的大门。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的光芒,只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与爱,他们就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