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要到农历三月了。农历三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这时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一切开始欣欣向荣,而农民也要开始春季的农忙了。

农历三月的时候,不仅天气会大幅度回暖、雨水也会逐渐增多,各种野菜也开始旺盛生长,所以农历三月也是吃野菜的时节,这时的野菜不但美味,还有营养,我国民间就有“农历三月三,荠菜赛灵丹”的说法。

临近清明,不要只知道荠菜,以下这三种菜比荠菜营养,错过就太可惜了。



艾草

清明时节,我国民间有吃青团的习俗,而青团最常用的食材就是艾草,《宋史・高丽传》中就有“上已日,以青艾染饼,为盘馐之冠”的记录。

在古时,清明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这时的艾草生长的最为旺盛,而且鲜嫩多汁、香气浓郁,可以缓解因粮食不足而造成的饥荒,《救荒本草》中就有“野艾蒿┄┄叶有艾香。救饥,采叶煠熟,水淘去苦味,油盐调食”的记录,久而久之就有了清明吃艾草的习俗。



春季的艾草除了可以救饥,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清明时节,天气虽然逐渐转暖,但早晚仍有寒意,而且湿气也比较重,这时食用艾草不但可以驱除体内的寒湿之气,还能帮助身体升发阳气,起到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作用。

《本草纲目》:“艾叶味苦,性微温,灸百病。春季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如弹丸大小,每次吞服三五枚,再吃饭,治一切恶气”。

除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艾草还是吉祥之物,有着驱毒辟邪的作用,像端午节就有挂艾叶的习俗,而清明时食用或佩戴艾草,就寓意着驱除“晦气”,祈求健康平安。



艾草的常见食用方法:

①青团:嫩艾叶焯水捣泥,与糯米粉混合包入豆沙、芝麻等馅料,蒸熟即成。江南地区清明必吃的传统点心。

②艾草煮鸡蛋:艾叶与鸡蛋同煮,可加红枣、生姜,食蛋饮汤,温补气血。

③艾草粥/汤:鲜艾叶切碎与大米煮粥,或与瘦肉、猪肝煲汤,清淡滋补。

④艾草煎饼:艾草汁调面糊,加鸡蛋、葱花煎成薄饼,香气独特。

⑤艾草茶:干艾叶沸水冲泡,适合体寒者饮用(孕妇慎用)。



榆树钱

榆树钱,因形似铜钱而得名,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榆未生叶时,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

清明前后,榆钱正是鲜嫩的时候,而且榆钱又谐音“余钱”,有吃了榆钱有“余钱”的说法,象征财富丰裕,清明食用寄托对一年富足的祈愿。



除了吉祥的寓意,榆钱更是春季的养生佳品。清明时节,气候多变,人体的脾胃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食用榆树钱可以起到调节脾胃、促进消化的作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就记载说:榆钱可“安神健脾,治神经衰弱。”



榆树钱的常见食用方法

①榆钱饭:鲜榆钱洗净拌玉米面或面粉,蒸熟后蘸蒜泥或辣椒油,质朴清香。

②榆钱粥:大米煮粥时加入榆钱,最后撒盐或糖,温润养胃。

③榆钱煎饼:榆钱与鸡蛋、面粉调成糊,摊成薄饼,外脆里嫩。

④榆钱窝头/馒头:榆钱掺入杂粮面中蒸制,增加清甜口感。

⑤凉拌榆钱:焯水后加醋、香油、蒜末凉拌,开胃爽口。

⑥榆钱炒蛋:与鸡蛋同炒,类似香椿炒蛋的做法,鲜嫩可口



清明吃艾草、榆钱,既是舌尖上的春味,也是千年文化的延续。将春日的生机化作餐桌上的美味,这一习俗既体现了古人“就地取食”的生存智慧,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低碳健康的春日饮食选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