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说法:父母辛辛苦苦培养二十多年的孩子,毕业后,就成为了996的打工人。
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花朵,是顶梁柱。殊不知,一出到社会,他们的孩子,都成为了韭菜,以及打工社畜。
这让很多父母都无法接受,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就成为了996打工人呢?
如果孩子只能送快递、送外卖、开网约车,父母更加无法接受。我的心头肉,努力多年,怎么就沦为底层了呢?
只能说,你的孩子,在你看来,就是珍贵的。但是,在竞争、内卷严峻的社会当中,你的孩子,不过是其中的打工人罢了。没有什么稀奇的。
现实,很残酷。不是你接受不了,就能够改变的。
02
一对父母的心声:花上百万养娃,竟然培养出996打工人。
老陈夫妇是端着铁饭碗的职工,虽说学历不行,但他们吃了时代的红利,年轻的时候顺利入职,也就混到了今天。
结婚不久,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对于这一个独子,他们可谓是不遗余力去“鸡娃”,什么高级辅导班,都给他报了一遍。
在老陈夫妇看来,我们学历不行,都能入职铁饭碗的岗位。未来,如果我的儿子考上了一本大学,岂不是前途更加光明吗?
高考的时候,儿子很争气,考上了某211大学,算是很不错了。老陈夫妇也是逢人就炫耀,自己的儿子如何牛逼。
毕业之后,出来找工作,儿子到了深圳的某公司上班,月薪过万。代价就是,要996,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至于考公,竞争太过于激烈,根本就考不上。
辛辛苦苦培养多年的儿子,竟然成为了996的打工人,这让老陈夫妇无法接受。我们都是铁饭碗的职工,凭什么他只能成为996的私企打工人?
03
相当一部分父母,都有着类似的心理想法:为什么花费上百万鸡娃,只能培养出996的打工人?
这一点,看看“二八法则”(如今是“一九法则”)就清楚了。
理论上,不到20%的人,可以混到中产,以及更上层。而超过80%的人,只能沦为996的打工人,毫无阶层跃升的可能。
实际上,不到10%的人,可以混到中产,以及更上层。而超过90%的人,只能沦为996的打工人,毫无阶层跃升的可能。
你是父母,认为子女是自己的心头肉,很珍贵。这,只是你的感觉。
当你的子女出到社会,被生活毒打,只能干着996的低端活,那你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你的心头肉,不过是别人眼中的牛马、社畜、螺丝钉。
没有什么珍贵的。
人类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你不生,有的是人生;你不做,有的是人做。谁都不是珍稀的食铁兽。
04
成为996的打工人,这是90%的人的最终宿命。
读书的时候,就有高分、低分的成绩差距。出到社会,更是如此,有阶层、资产、地位、名利、成败的现实差距。
这一点,看看坐高铁、坐飞机就一清二楚了。
坐高铁,有最便宜的二等座,也有最高级的商务座。当你坐过一次商务座,就会感受到,这才是人上人该有的享受。什么二等座,差距太大了。
坐飞机,有最便宜的经济舱,也有最高级的公务舱。当你坐过一次公务舱,就会感受到,原来这服务,可以那么好,连臭鞋别人都可以帮你脱。
连坐个高铁、飞机出行,都有三六九等之分,那人在社会打拼,一样也会有三六九等之分。
什么心头肉,什么家庭的花朵、顶梁柱。这只是你认为的。
地球上有80亿人,多某某一个不多,少某某一个不少,又算得了什么呢?
05
写到最后
谈到这里,肯定有无数父母会疑惑,那花上百万养娃,又有什么意义呢?
谁也不知道这里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只是现实的情况,而跟意义无关。对于现实的情况,人们只能坦然接受。
身为父母,我们自己也当过孩子,也到社会上赚过钱,知道生活有多残酷,知道社会有多现实。既然如此,就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了。
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成为人上人。等我们当了父母,又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人上人。这,不过是将压力,以及妄想,传递给下一代罢了。
接受现实,当个普通人,也不错。毕竟,哪怕你不想当普通人,难道你就能飞起来,就能成为两马,就能当大官?
做人,现实一点吧。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