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不生娃的新一代,实际上是被鸡娃教育裹挟的一代人,这不过是他们对高压生存环境的被动回应。



他们在童年的时候被过度规划,成年后陷入价值虚无,最终以拒绝传统婚育的方式来完成对自身命运的反抗。

所以他们选择断子绝孙,所以他们选择报复社会。而断子绝孙,就是他们报复社会的形式。

他们从小在鸡娃的环境当中长大,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从小就被灌输成绩是第一位的观念。

他们的生活被补习班兴趣班填满,自由意志、自己的情感需求被长期压抑。所以到成年以后,面对高房价,面对996,这种创伤再次被激活:已经这么努力了却无法改变现实,何必如此?

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将个人的精力用于挥霍生活,他们通过自己来掌握一些主动权,拒绝被社会再次绑架。

鸡娃的核心矛盾,在于家长都是为你好,但是却剥夺了自己对生命的意义。

他们从小被训练为做题机器,无论是情感教育还是创造力的培养都严重缺失。



他们在反思自我成长的轨迹时,却发现自己的成长是一道生产线。

上学只是为了考名校,工作是为了买房结婚生子,他们的人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没有办法体会到生命的快乐。

当他们意识到这种传统的婚育模式只能让孩子来重复自己的痛苦,他们的生命尊严觉醒了,索性不婚不育,躺平了。

经历了长期鸡娃的之后,他们的心理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童年时他们的选择权被父母掌控,成年以后面对人生当中的重大决策,往往选择了逃避。

他们的生活好像都是为了完成别人布置的任务,而对自己即将承担的一些内容,只能产生被动的厌倦。

他们并非是缺乏责任感,而是拒绝再次成为社会机器当中被设定的角色。

新一代开始报复社会,不婚不育就是他们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

他们从小被灌输“熬过这一阵以后就好了”,长大以后却发现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所以自己的使命也不想再传承下去了,断子绝孙是他们的宿命,也是他们的归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