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大决战·辽沈战役》的朋友,一定会对那位国军海军总司令桂永清有一些印象。此人一生争议颇多,却官至国军一级上将,1952年,就在他升任“参谋总长”52天后却暴病而亡,留下了诸多疑点。
桂永清1901年出生于江西,早年就读于南昌第一师范,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后得知孙中山创办黄埔,于是报考成为第一期学员。毕业后,桂永清历任连党代表、连长、特务营长,北伐期间担任团长,因为在龙潭战斗中表现出色晋升上校,不久后又升少将旅长。
桂永清不是一般的军人,他比较有政治头脑。据其同事回忆:“桂永清不仅很有军人本色,对政治见解和历史亦具相当眼光。”
1930年,桂永清前去德国留学4年,这段德国背景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回国之后,桂永清担任南京教导总队总队长,后升任78师中将师长,首都警备副司令。
桂永清一生,在军事上乏善可陈,以兰封会战的失败而备受批评。那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土肥原贤二率领第14师团进攻河南,蒋介石命令桂永清镇守兰封,黄杰镇守商丘,并以10个师的兵力作为机动,意图围歼土肥原部。
当时,国军的兵力是日军10倍,桂永清在战前豪言:“以多胜少,又有何难?”邱清泉也说:“这点敌人算什么,看我们打他个落花流水。”这两人都有德国军校背景,宋希濂于是语含讽刺地说道:“好啊,你们这两位德国将军来了,我们一定能打胜仗。”
结果,兰封会战爆发后,面对日军的进攻,桂永清所部不但未能有效阻滞日军进攻,还擅自从兰封撤离,导致日军仅用了3个小时就占领了兰封。整个兰封会战一朝崩溃,被蒋介石评价“千古笑柄”,自此河南防线失守,为了迟滞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决定在花园口决堤……
战役结束后,失守商丘的黄杰遭到扣押,88师师长龙慕韩被枪毙,但桂永清却逃过了军法处置,原因很简单,他是何应钦的女婿。
桂永清遭撤职查办后不久,被任命为战时干部训练工作团第一团教育长,后来由于武汉会战报告,该团前往四川綦江,紧接着就发生了“綦江惨案”。
綦江惨案是因为当时战干一团里有人成员在宣传公演中流露出了亲共的思想,桂永清于是断定团内有共产党员潜伏,他下令逮捕疑似团员进行秘密审判,并对他们严刑逼供,通过伪造证据炮制出了一个“潜伏共党组织”。整个事件中,有270年被私刑处决,40人终身残废,他们的财物都被桂永清的部下侵吞。
一些学生遇害后,他们的家长一路上告到国军高层,桂永清的劣迹才被知晓。此事之后,桂永清被踢出陆军系统,前往德国担任武官。担任驻德武官的4年,是桂永清比较隐秘的一段时期,期间他负责对德谈判(1941年与德国断交了,转移到瑞士继续从事对德联络和情报工作),德国方面还曾派人向他表示,希望中德合作,签订《中德军事密约》,合攻印度,但被蒋介石婉拒。
抗战胜利后,桂永清回国,担任海军副总司令兼代理总司令,当时的海军司令是陈诚,但他忙于东北战事,所以桂永清实际掌握海军。后来,国军海军内部有多艘军舰起义投靠解放军,一定程度上是桂永清疏于管理的无心之功。
退到台湾后,1954年6月,蒋介石任命桂永清为参谋总长,桂永清也可以说来到了一个军人能爬到的最高位置,不过就在他出任该职务52天就离奇暴毙,留下了众多谜团。
关于桂永清的死,一直以来有3种说法,一是官方说法,心脏病发而亡,二是因为被揭发在担任海军总司令期间贪污军费而畏罪自杀,三是因为他和蒋经国有矛盾,不满小蒋在军队搞政工,而被用药针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