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引领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光荣且重要的任务。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开展有组织的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让少先队成为新时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3月31日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城市进行时》“奋斗者·正青春”系列专题访谈节目嘉宾:湾桥镇甸中完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李俊龙,和您一起关注:多管齐下,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李俊龙

湾桥镇甸中完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筑牢红色根基,塑造时代新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甸中完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科教育。在语文课堂上,《吃水不忘挖井人》等课文,激励着孩子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道德与法治课中,《中国有了共产党》等篇章,浸润着奋斗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种子。

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开展了丰富的活动。讲述革命故事、参观周保中将军纪念馆等,让孩子们在历史故事和实地体验中,感受党的伟大成就,厚植爱国情怀。同时,借助网络资源,推荐思政网站、公众号,拓宽学生视野,全方位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构建少先队体系,助力全面成长

少先队在甸中完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思想引领上,通过主题队会、“红领巾心向党”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在品德教育方面,利用节日开展文艺表演、包饺子等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珍惜粮食的习惯。

在学习促进和实践锻炼上,学校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开展读书活动;带领学生参与校园劳动实践,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与不易。此外,“七彩苍洱思政课”研学活动,让学生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民族文化的魅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家校紧密协作,共育时代栋梁

家校协作是甸中完小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让家庭和学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家校配合营造连贯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亲子沟通得到强化,家长威信得以树立。同时,家长的参与也助力教师教学工作,既提高了教育效果,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此外,学校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共同守护校园食品安全,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加强法治与志愿服务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为增强学生法治观念,甸中完小开展了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活动。课堂上,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传授法律知识;活动中,借助法治主题班会、“国家宪法日”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学校还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法治认知。

在志愿服务方面,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学雷锋、清洁家园等活动,开展“环保小卫士”评比,鼓励学生参与“绿美校园”建设。教师志愿者也利用寒暑假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升教师素质,夯实教育基石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甸中完小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多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组织师德师风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反思等方式,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借助集团化办学,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了教育质量。

甸中完小正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理念,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相信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在家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甸中完小定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让教育之花在苍山洱海边绚丽绽放!

城市进行时

《城市进行时》节目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0:00(首播)

21:00——22:00(重播)

关注方式:

1、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

2、手机下载“蜻蜓FM收音机”“喜马拉雅”等APP可同步收听或回听;

3、数字电视用户,选择“广播”界面,选定“苍洱调频”即可收听。


我们的部分配图、文字等来自网络,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望告知,我们将及时删改。

编辑:郭晋恺 陈琳玲

值周:张辉 杨丹妮

主编:李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