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一对活宝角色“结界兽”深受观众喜爱。长着金色“大鼻头”和“招风耳”的它们互扯头花的憨态场面,令人忍俊不禁。

“结界兽”的造型灵感源于三星堆文物中的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在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三楼,一场主题为“青铜重光”的创意展览正在举办,除了展现三星堆青铜器的丰富内容,还揭秘青铜铸造的陶范法工艺。这场展览是“我在静图修文物”社会大美育跨文化体验系列活动首期“青铜重光——三星堆出土青铜文物修复与保护”板块之一。该系列集创意展览、创意讲座、手作工坊、研学为一体,带领读者沉浸式感受文物修复的魅力。



“青铜重光”创意展览在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举办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神秘的古蜀文明令人神往。29日下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传承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器物修复组组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文博自媒体“文物医生”主理人张珮琛来到静安图书馆天目路馆,与读者面对面。

20世纪80年代,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可谓“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确认了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多科学研究丰富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实证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座中,张珮琛以出土特色重要文物顶尊跪坐人像、顶尊骑兽人像、鸟足曲身顶尊神像、青铜神树、K8出土网格形器等为例,解释新出土文物与早期出土文物的匹配关系,讲述考古人员如何最大程度采集和检测信息,最低程度干预文物原始信息。


张珮琛为读者讲解

三星堆戴金面具青铜人像的修复正是由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负责实施的,张珮琛介绍修复过程中的难点,特别是近年来科技赋能文物修复的进展,如借助“热释光”检测等多种科技检测设备与技术,揭开文物隐含的信息,为人文研究提供有力支撑。他表示,通过不断创新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机制,考古界更积极地向社会共享新成果,这可能也是“结界兽”这样的角色能够诞生的背景。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30日,4月还将举办手作工坊等活动,带领小读者在趣味体验中学习,触摸历史的温度。“我在静图修文物”还将开展“瓷韵流芳——古陶瓷修复”“纸上风华——古书画修复”“艺术研学——文物修复零距离研学”,携手文物修复专家,开启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原标题:《“文物医生”解码《哪吒2》里的三星堆青铜器密码》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