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康保县人民法院作为全市法院唯一一家基层院作典型发言,集中汇报了在“定分止争”工作中的经验与探索。
近年来,康保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认真落实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打造“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的安排部署,通过全流程化解、全链条联动、全方位管理多项措施,促推定分止争落地落实。2024年,该院18项考核指标全部优于区间值,整体指标排名全市第一,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荣获“全省优秀法院”等称号。
努力使纠纷最快化解
康保法院牢固树立“案件到我为止”理念,锚定定分止争目标,积极推进全流程调解制度,推动矛盾不走、少走、快走诉讼程序,努力使纠纷最快化解。
“多亏法院及时调解,要不然就算官司打赢了,楼上楼下住着也别扭。”当事人王某说。去年9月,在处理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时,康保法院联合住建部门多次上门调解,从房屋维修责任认定到赔偿金额协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成功调解了这起纠纷。
为推动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康保法院建立“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加强与住建、妇联等单位协作联动,构建“法院+N”多元解纷机制。对于民事案件的调解,坚持调解优先原则,采取背靠背法、案例对照法等多种方式,化解诉中纠纷。
康保法院认真落实判前阅核全程答疑制度,所有判决案件由院庭长进行层级阅核后,阅核意见要形成书面记录入卷备查。做实诉讼全过程答疑解释,立案阶段帮助当事人建立诉讼合理预期,判决后由主办法官对证据采信及事实认定规则、裁判理由等进行答疑,复杂案件由主办法官和院庭长共同开展判后答疑工作。
此外,该院大力推进简案快审,做优优化诉讼程序及审限制度。在民间借贷小额纠纷中,法官主动告知当事人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优势,快速审结案件。2024年,981件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占比47.25%,近半数案件一审终审,审限内结案率达100%。
及时兑现群众合法权益
康保法院认真落实促进自动履行制度,积极构建“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联动机制,坚持“谁结案、谁督促”,及时兑现群众合法权益。
对于民间借贷等金钱给付纠纷达成的调解协议,若需分期给付,则注明一期逾期,全部到期。部分调解协议中,设立不按期履行惩罚性条款,倒逼履行义务方主动承担义务,避免出现以调解为由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问题。2024年,共调解成功案件826件,其中主动履行完毕398件,同比增长46.1%。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随着被告张某的败诉,康保法院将判决书与督促履行函一并送达张某,告知其不履行法定义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后果。“我看见这份函,想着尽快凑钱把债还了,不然除了影响自己的声誉,还影响孩子读书。”赵某收到函件后,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了赔偿义务。
康保法院进一步强化执前督促,所有民事判决案件在结案前,由办案团队将裁判文书与督促履行函一并送达当事人,及时督促义务人在期限内履行。对超过履行期限而未履行的,由执行指挥中心督促履行。2024年,经过执前督促,237件案件得到及时履行,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同比减少16.7%。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灵活运用查封、冻结、失信惩戒等强制措施,尽量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比如刚刚办结的一起拖欠货款执行案件中,法院通过精准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促使其有序履行义务,也避免了企业运营困难。”康保法院执行局局长刘为介绍说。
完善案件评析机制
为提升案件质量,康保法院按照“发改再驳”重点关注制度,完善案件评析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会议和案件评析会,专题研究重点案件。
尤其是案件评析会,该院要求扩大到全体班子成员、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逐案集中评析每季度发回重审、改判案件。分管院领导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规范、证据采信等方面对案件进行重点剖析和点评,与会人员积极参与互动讨论、提升能力。
“我们要用好数据会商,研判条线审执态势,查短板、析原因、提对策,注重分析共性问题,总结审判经验,压实院庭长监管职责,严格把关办案质量,把案子办好。”康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崔智在案件评析会上说。
此外,该院严格执行诉讼指导人制度,院庭长对分管法官所办的有信访隐患、涉众等案件进行常态化指导,强化案件监督。结合案件评查制度要求,对全院以判决方式结案的案件全部进行常规评查,对改判、涉诉信访、驳回起诉等案件进行重点评查,评查结果按季度通报,有效促进审判人员业务能力提升。
在信访化解方面,康保法院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把信访实质化解制度落到实处,坚持做到有信必复。同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化解信访案件,真正做到纠纷不上交。
- END -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龚泽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