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后,赵孟頫问鼎书坛800年,其字继承“二王”笔法,又能简化古人技巧,笔路清晰,字迹干练,姿态优雅且潇洒,无论是水平,还是艺术性和美感,皆能比肩前辈,元明清3代视其为尊,无人匹敌。


就像著名的“馆阁体”,依据赵孟頫的字迹之美,而演变形成,董其昌、乾隆、梁诗正等人,全都临学“赵字”,至今赵孟頫的传世作品,依旧稳居热门。

《洛神赋》、《道德经》、《明肃楼记》等,深得青睐,除了常见的经典之作,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开一幅晚年时期,为妻所抄的《金刚经》真迹。


彼时妻子刚刚离世,赵孟頫跟管道升乃是“才子佳人”,情谊深厚,没有妾室,唯有彼此相伴终生,可惜大德二年(1298年),管道升身患重病,多方寻医无果,不幸离世,赵孟頫痴迷经书,悲痛无比,给中峰禅师写信。


经其指点,赵孟頫为亡妻祈福,用小楷抄写《金刚经》,全卷共计5200多字,大小约为1.5厘米,用笔虔诚无比,字字功德无限,相比传统的规整小楷,其字更显生动和灵活。


他把行书的飘逸,与楷书的端庄融为一体,长横如松枝遒劲,短撇似燕尾轻盈,端庄之中带有飘逸,打破楷书与行书的界限,笔锋在庄重与灵动间自由切换,尽显艺术活力,


整体布局也不受拘束,疏密有致,欹正相生,仿佛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卷,给人直观的视觉效果,当然经书的萧散、虚和之气,赵孟頫没有抛失,字字情谊深厚,意韵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无愧于黄自元评价:“吴兴书如快马入阵,所向披靡。其致佳者,尤纵横抉荡,遒厚苍坚,足以能上接晋唐书法”,赵孟頫的书法水平,可谓达到晋唐高度,用笔洞达而多姿,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金刚经》原稿真迹,书法界封存700年未展出,秘藏项元汴、梁清标、王鸿绪等人家中,之后流入清内府,溥仪将其偷走,辗转流至台北故宫,近期逐渐展出,因字迹优美,赢得一片好评。


而且卷中的字数浩瀚,展现完备、系统的小楷笔法,我们可时常临摹,掌握古人“楷法”,以及简化的“二王”技巧,同时兼得典雅、灵动的艺术美,日后临习其他名帖,也能得心应手。


而今,我们对于赵孟頫《金刚经》,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的经折装,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