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过年了,我们聊聊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是儒释道合一的文化,儒家说的是孔子,道家说的是老子,释家说的是释迦牟尼。
儒道同源,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一体两脉;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逐渐被儒道化而成三,儒释道合一逐渐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皆出生于轴心时代,这个观点是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623年,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释迦牟尼比老子大52岁,老子比孔子大20岁。
世界似乎总有一双无形之手,在拨动着地球上的每一个瞬间。我们看看轴心时代前后的500年发生什么就知道了,东西方所有的智慧,把人类的前世、今生与来世都设计好了,并且这批人竟然还都同时降生了。
他们的智慧能让人类得到拯救吗?他们的智慧能让人类的罪恶得到救赎吗?他们能让人类渐渐开悟吗?
孔子、老子与释迦牟尼,他们匆匆降临人间,留下了三部觉醒经典,《论语》16000言,《道德经》5000言,《金刚经》5000言。这三部书加在一起只有26000言,一天时间就可以读完这三部书,但是要想读通那可需要一生的时光。
如果你能读懂了这三部书,并且参透它们之间的联系,你就搞懂了这个复杂世界的秘密,然后你再去看上下东西南北,就简单多了。
先来说说《论语》。
《论语》是一部什么书?说得简单点,《论语》其实就是弟子们当年听孔夫子上课时的课堂笔记和日常对话。所有的对话指向的皆是天地人生问题。
古人学习喜欢追问,他们的智慧常常在对话中碰撞出来的。希腊的苏格拉底也喜欢用这种形式来传道送经,他和柏拉图的对话后来也整理成了《柏拉图对话录》,从而成为西方哲学史永远无法绕开的经典。
孔子在《论语》中究竟讲的是什么呢?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是“仁”;
如果用两个字来表达,是“礼乐”;
如果用三个字来表达,是“思无邪”;
如果用四个字来表达,是“一以贯之”。
孔子的生命追求是想给这个复杂的社会指明一个方向——礼乐社会秩序。
我们千万不能小看孔子编纂“六书”的底层逻辑。正是当年孔子编撰的“六经”为中国文化埋下的定海神针,才得以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所谓“六经”也称“六书”,也是古人的“大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孔子编撰“六经”也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进行的。
《诗经》五行属木,东方位,时间为春天,相当于人体之肝,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尚书》五行属火,南方位,时间为夏天,相当于人体之心;
《礼》《乐》五行属土,中方位,时间为长夏,相当于人体之脾胃;
《易经》五行属金,西方位,时间为秋天,相当于人体之肺;
《春秋》五行属水,北方位,时间为冬天,相当于人体之肾。
孔子编撰的顺序恰是生生不息之模式——木火土金水。
由于战争和火灾的原因,《乐书》失传了,有观点说《乐书》失传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秦火”,也有观点说《乐书》失传于项羽火烧秦宫的“战火”。
无论是“秦火”还是“战火”,终究没有生出“厚德载物”之“土”,反而让我们的身体失去了脾,导致了脾胃虚弱,时而阴虚,时而阳虚,时而阴阳不调。
国人自从秦朝一把火后,脾主情志的《乐书》不在了,从此国人的火气一发不可收,爱生气,爱发火,由此引发的焦虑症和狂躁症似乎越来越多,整个社会似乎也戾气渐甚。
礼乐的背后就是秩序,“礼”说的是行为,“乐”说的是情绪。无礼不仁,无礼不义,无礼不智,无礼不信,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指向的是人的行为秩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指向的是心理秩序。“四勿四毋”正是孔子送给中国人的两套生命秩序。
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这是天地人间秩序。
所谓秩序说的是一个责任,读懂了“子曰”背后的秩序逻辑,其他的事情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这样一来,社会的运作成本也会减少不少,这样的社会才会生生不息。
孔子在《论语》里讲的都是朴素的真理,孔子从来不谈大道理,他讲的都是天地给我们的启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应然,都是人生的应该。
孔子告诉我们说,“有朋自远方来,三人行必有我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谦虚好学,取长补短才是人生很快乐的事情。
孔子还告诉我们说,“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法则。
孔子还告诉我们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所应该思考的,毕竟我们都活着天地之间,活在时间、空间和观念里,因为时间有长短,空间有内外,观念有方圆。
孔子为什么倡导礼乐社会?孔子正是通过自己的孜孜不倦来让我们学会自律,践行乐善好施,做个好人,做个君子。这就是《论语》的价值。
孔子制定了社会运转的秩序,那么这一套秩序背后的支撑是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一天到晚都在思考和谈论这个问题。支撑孔子这套秩序就是老子的“道”,这也是孔子见过老子之后说出的那句“朝闻道,夕可死矣”。这其中就蕴藏着孔子对真理与真爱的心法——知天命,尽人事。
再来说说《道德经》。
我们知道儒道同源,儒道互补。孔子明解《周易》,用了仁义;老子暗解《周易》,用了道德。于是,中华文明便有了“仁义道德”的四维支柱。
什么是“道”呢?《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孔子用礼乐说阴阳,用仁义说阴阳;老子用道德说阴阳,用上下、高低、左右、美恶、善不善说阴阳。
孔子说的是伦理辩证法,老子说的自然辩证法,孔子老子一起给了我们立足于社会的定律与心法。
我们来看看阴阳这个概念,阳是事物的外表,阴是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能抓住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同时又能找到这两大矛盾的对立和平衡关系,当你懂得了虚以控实的时候,我们也就很容易掌控事情的发展,这就是老子与孔子眼中的“得道”了。
何为爱?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对方需要的方式表达你的好,而不是用自认为好的方式强加于人。
何为沟通?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用对方的语言讲述你的道理,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你的道理。
何为辩论?老子说,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缴,用对方的逻辑证明你的观点,而不是用自己的逻辑证明自己的观点。
何为销售?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让客户觉得他占了你的便宜,而不是把自认为便宜的东西卖给了客户。
何为好感?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别人觉得你在他眼中有多么优秀,而不是自己证明自己有多优秀。
何为理解?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用对方的立场看待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强调自我感受。
这就是我们用阴阳世界观看到的生活世界,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时刻洞察对方的需要,对方的语言,对方的逻辑,对方的感受,对方的优秀,对方的立场。
这个世界所有的两端皆有阴阳,当你具有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世界观时,关系的本身就符合了“道”。
当你把“自己的价值”和“对方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道理”和“对方的语言”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观点”和“对方的逻辑”结合在一起时……这就是阴与阳的结合,这就是道之所在。
有道和无道是一对概念。一阴一阳之谓道,独阴独阳为无道。《周易》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当我们与人沟通的时候,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自己的道理,这叫自说自话;当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三句不离自己的好,这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因为这里面缺少了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显然是不符合“道”的。
当我们学会用对方的语言讲述你的道理的时候,学会用对方的逻辑佐证你的观点的时候,学会让对方觉得他占了你的便宜的时候,学会用对方需要的方式表达你的价值的时候,你不仅获得了真理的加持,而且你便拥有了“道”的护佑。
我们再看看生活中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总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理,用自己的逻辑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爱别人,这不是真理,这不是真爱,这也不是道。这正是很多悲剧产生的源泉。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孔子说,三思而后行,斯可矣。
老子与孔子都认为,“三思而后行”是行走人世间的重要法门,不可大意。那“三思而后行”是哪“三思”呢?我们的人生常常遇到的境遇无外乎三种:第一是穷困,第二是安乐,第三是功成。
所以,孔子与老子给出了“三思而后行”的三点提醒:穷则思变,居安思危,功成思退。
“三思而后行”正是《周易》的“乾、坤、谦”三卦的显化:穷则思变,当需自强不息;居安思危,当需厚德载物;功成思退,当需谦谦君子。
所谓“三思”,“思”的都是欲望,因为“贪嗔痴”是人类的无明之病,也是人生大忌。
这就是“道”的智慧。“道”背后遵循的是《周易》的三易原则:变易、不易、简易。当你安逸的时候,你要明白这安逸不是永恒的,要主动去思考危险的地方在哪里?当你危险的时候,也要明白这危险不是永恒的,要主动去思考危险背后的机会又在哪里?
所以老子说,“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孔子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国寓言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天下万事万物,皆在阴与阳不断地“爻动”转化之中,所谓“否极泰来,泰极否来;水火既济,火水未济”,说的都是这个“道”之理。
老子认为,任何一个东西都有“表”与“里”的对立和统一,老子称之为“道德”,孔子称之为“仁义”,韩非子称之为“二柄”。一面秩序是“表现”,一面秩序是“内在”,一阴一阳,相辅相成,进化爻动,可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最后来说说《金刚经》。
《金刚经》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呢?《金刚经》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东西:真相。
《金刚经》是一部佛祖跟须菩提的对话录。佛祖问须菩提:恒河里的沙子多不多?须菩提说:当然多!佛祖又问:如果有人散尽家财,像恒河里沙子这样多的财富,去做慈善,这算不算一种功德?须菩提说:这当然是莫大的功德!
佛祖说:有一种功德比这个更大,那就是把《金刚经》中的最核心要义理解之后,再传递给世人听,让他们不要再执迷不悟,这才算是莫大的功德。
般若的思想是空。
佛学中的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用缘起来说空。按照佛教理论,世间万物都是条件的产物,各种各样的条件就是缘。万事万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都有了它就产生了,这就是缘起;条件没有了,它也消亡了,这就是缘灭。
世间万物,不可能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心不住相的过程,所以,世间万物就没有了自己的本性。既然万物是被各种条件缠绕的,所以也是无自性,就是空。
《心经》《金刚经》作为般若类经典的重要典籍,缘起性空是核心思想。外不着相,内不着空,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讲空。
外不着相,就是对外扫除一切名相;内不着空,就是反诸内审内心,要破掉各种各样的执见,各种各样的执着。
《心经》外不着相——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金刚经》内不着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对内破执《心经》用了四个字——心无挂碍;对外破空《金刚经》用了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中有四句核心要义,需要用时用心参悟。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非菩萨。”这句话告诉我们,菩萨根本既没有“我相、人相”,也没有“众生相、寿者相”。
“凡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是看见我就来见我的人,或者听到我的声音就来求我的人,都是执迷于佛祖表相,这是邪道,永远都见不到如来。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一个人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能看透各种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就相当于见到佛祖的真身了。
所谓“如来”指的是一种能够看穿真相和本质的能力。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也是因为真相往往都是复杂又残忍的,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即便把真相和价值呈现在你面前,你也接纳不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能被表述出来的方法,都不是永恒的方法,就像露水和闪电一样,随时都会破灭。
《道德经》开篇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与《金刚经》的要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应作如是观”是告诉我们不要被“相”束缚,而是应该领会它的本质。不着相,不住相,才能见如来。
《金刚经》是一部思辨的传统经典文献,全文不着一“空”字,让你无处不在地感受到它的“空”。
参悟《金刚经》需要我们具有辩证思维。《金刚经》的“空性”思维,非常坚定和明确地否定了贪嗔痴的拜物主义和虚无主义。
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经文中充满着坚实的人道主义和慈悲情怀,这是一种积极的现世态度。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开悟”。无论是孔孟、老庄,还是佛祖,它们存在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引导我们进入开悟的状态。
No.6178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知止斋主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