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直新闻报道,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报道称,中国外交部的官员在布鲁塞尔探讨了中国参加乌克兰维和部队的可能性,外交部能否证实这些报道?中国是否正在考虑派遣军队到乌克兰作为维和部队的一部分,做出这一决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我想强调的是,有关报道完全不属实。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郭嘉昆表示。
乌克兰与欧盟(资料图)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最先扔出这个"重磅炸弹",给我们造了一个谣,它援引所谓"欧盟外交圈知情人士"称,说中国正与欧洲讨论参与乌克兰维和行动的可能性,试图借中方影响力说服俄罗斯接受欧洲派兵。紧接着法国BFM电视台、意大利《晚邮报》集体跟风。这些报道都声称消息来自"欧盟高级官员",但就是不说具体是谁。知情人士透露,这波操作很可能是某些势力在G7峰会前的舆论造势,想把中国架在火上烤,结果我外交部根本不接招。
此前,英国首相斯塔默提出“自愿联盟”计划,声称要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英国前国防大臣本·华莱士认为,英国实际上缺乏决心,最近的“自愿联盟”谈判只是“空谈”,没有实质性内容,“欧洲和英国的问题是决心。俄罗斯知道我们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把我们当回事。在这种情况改变之前,战场上什么都不会改变。”
北约(资料图)
这个计划还面临三大难题:第一,俄罗斯的红线——普京此前明确表示,坚决不允许北约国家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不管是战斗部队还是“维和”部队。第二,美国的冷眼旁观——尽管欧洲一直在推动“维和行动”,但美国的态度却模棱两可。特朗普政府虽然与俄罗斯进行了沟通,但并没有公开支持欧洲的计划,甚至私下透露“只靠欧洲震慑不住俄罗斯”。第三,欧盟的内部矛盾——英法主导的“自愿联盟”并未获得欧盟内部所有成员国的支持。
实际上,由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这个所谓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做法,并不算高明,因为这完全是欧洲眼看特朗普上台对乌政策转变,所作出的一个临时抱佛脚的应激反应。早在10年前,欧安组织就派观察员到东乌地区,然而却并没有任何效果。而此次欧洲曝出中国可能参与的说法,其实主要还是说给反对派遣维和部队的美国与俄罗斯听的,欧洲妄想拉我国介入,无非是想扯虎皮拉大旗,在乌克兰问题上安抚俄罗斯,并趁机达成自身政治目的的幻想而已。
身为当事国之一,俄方在安理会上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俄常驻联合国副主任代表安娜·叶夫斯季格涅耶娃表示,俄罗斯反对欧洲国家在其单独会议上讨论维和行动的未来,此类问题只能在联合国框架内讨论。俄方这一说法,也等于是与中方站在了同一立场,支持任何维和行动都必须由联合国决定,而这也符合俄方的利益。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主任代表(资料图)
俄乌冲突的本质是地缘安全矛盾激化的产物,任何单边或阵营化的维和方案都可能被视作“新冷战”的延伸。北约部队被俄视为“潜在威胁”,欧洲国家因对俄制裁立场难以获得莫斯科信任,而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虽具中立性,却缺乏大规模海外维和能力。反观中国,其“不选边站”的外交原则、对联合国宪章精神的长期恪守,以及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累计派遣5万余人次的实践经验,使其成为冲突双方均可接受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