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市教育局已发布过

各位家长请注意,按照文件要求

2025年随迁子女入学办理

4月1日起开始网上申请

申请不分先后,建议错峰申请

具体操作流程、相关注意事项

我们已为您划好重点

欢迎转发给身边需要的家长朋友



手机访问

“成都教育发布”

点击“综合服务”

“义教招生入学平台”

点击“随迁子女就学服务”


电脑访问

访问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https://yjrx.cdeduypt.cn),点击“随迁子女就学服务”进入。



注册“成都招考”

初次使用本系统时,请您点击“注册账号”按钮以完成账号的注册。若您已经拥有账户,则可直接进行登录操作。此外,您可以通过点击“查询注册情况”来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账户的注册。


注册填写指南

方法一:通过手机号进行注册

完成手机号注册后,需进一步绑定学生信息(每个手机号最多可绑定三名学生信息)。

若您在绑定学生信息过程中遇到提示:“该身份证号已存在”,则表明该身份证号已被注册,建议您直接使用该身份证号进行登录。

若您有多个孩子在今年需要办理不同学段的招生入学事宜,请在进入相应学段的办事业务系统前,务必切换至相应办事学生的身份。

方法二:通过身份证号码进行注册

请务必确保手机号码填写无误。注册一经完成,将无法修改。如需变更,请携带相关资料至就近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允许使用联系人手机号码登录:勾选此选项后,将授权该手机号码与该学生身份证号码注册的账号信息进行绑定,即使用该手机号码登录后,将获得该学生账号的所有操作权限。

在授权之前,必须先通过“手机号码注册”方式进行注册。

选择办事事项:在注册过程中,请选择您需要办理的事项。详情如下:

若您是小一新生家长,注册时请关注事项“小学入学、随迁子女就学”;

若您是小升初学生家长,注册时请关注事项“小升初、随迁子女就学”;

若您是其他年级转学生家长,注册时请关注事项“随迁子女就学”。

登录“成都招考”

方式一:手机号登录

使用手机号+手机登录密码登录。如已忘记登录密码,可切换到“手机验证码登录”,使用手机验证码登录方式登录。


方式二:身份证号登录

使用学生身份证号+登录密码登录。如已忘记密码,请点击“忘记密码”通过手机验证码找回密码。


温馨提示:若绑定学生时,学生身份证号填写错误;或手机号错误,需修改手机号。请携带相关资料至就近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方法一(所有学生):登录“成都招考”后,点击“我的事项”中的“随迁子女就学”,点击功能模块中的“随迁子女就学申请”。


方法二(小升初学生):登录“成都招考”后,点击“我的事项”中的“小升初”,点击功能模块中的“随迁子女就学申请”。


方法三(小一新生):登录“成都招考”后,点击“我的事项”中的“小学入学”,点击功能模块中的“随迁子女就学申请”。


温馨提示:如您登录后办事事项里没有“小学入学/小升初/随迁子女就学”,请点击右上角“个人中心”-“账号信息”-“修改账号信息”,关注相关事项后,保存修改信息即可。


⏰办理时间:2025年4月1日-4月30日

按照第一、二部分操作后,提交随迁子女就学申请相关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填写并提交申请信息

申请信息需填写申请人居住信息、申请人信息、学生基础信息、材料信息。

第一步:选定居住区域的市、县及街道信息,并详尽填写居住地址。

请据实填写相关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居住区(市)县、街道、居住详细地址填写说明:

①若申请人是成都市外户籍且已办理居住证,居住区(市)县和居住详细地址请严格按照居住证上的地址填写。

②若申请人是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居住区(市)县和居住详细地址请据实填写。

申请方式选择说明:

①若申请人已持有居住证,并已前往居住证发放地的区(市)县政府服务中心的受理窗口完成居住证积分申报,可选择“积分申请”选项;

②若申请人已持有居住证,但尚未进行积分申报,应依次选择“未办理积分申请”-“居住证持有人”选项;

③若申请人具有成都市户籍,且需在非户籍地办理随迁入学申请,应依次选择“未办理积分申请”-“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

请务必仔细阅读区(市)县办理须知,了解区(市)县办理要求等信息。阅读完毕后,勾选“我已知晓并同意须知内容”,然后点击【确定】。


第二步:请填写申请人相关信息

请据实填写申请人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申请人信息填写说明:

①申请人户籍:请严格按照户口簿首页上的地址填写。

②申请人户籍范围:若您在填写申请人信息过程中,发现“申请人户籍范围”与该申请人实际户籍范围不一致,请返回至第一步,并依据申请方式选择说明,重新选择正确的“申请方式”。

第三步:请填写2025年需在居住证(地)办理随迁子女入学的学生信息

填写学生信息时,请务必据实准确填写2025年需要办理随迁子女入学的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填写说明:

学生现就读年级:

①在填写“学生现就读年级”时,请务必准确选择该学生目前所在的年级。

⭐如小一入学:学生现就读年级请选择“幼儿园”;

⭐如小升初入学:学生现就读年级请选择“六年级”;

⭐如其他年级就学:填写学生现就读的年级,如您的孩子2025年9月就读四年级,学生现就读年级请选择“三年级”。

②若现就读年级选择非“幼儿园”,需上传现就读学校签章的学籍证明。

③若现就读年级下拉选项中无五年级及八年级选项,说明您申请办理的区(市)县不允许该阶段学生办理随迁入学。如有疑问,请咨询办理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

是否双胞胎(多胞胎)子女捆绑入学:


若您需要申请“双胞胎(多胞胎)子女捆绑入学”,请选择“是”,并填写双胞胎(多胞胎)的相关信息。在添加绑定信息之后,将进行电脑随机录取身份证号的选择。一旦绑定完成,双胞胎(多胞胎)子女与申请子女将一同接受资格审核以及学位的统筹安排。成都市小学毕业生若需申请多胞胎绑定,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提示,并依照提示进行相应的绑定操作。

第四步:填写其他学生信息

若您今年有其他子女需在同一区(市)县办理随迁子女入学事宜,请在“是否添加其他子女信息”选项中选择“是”,并根据实际情况详细填写其他子女的相关信息,完成后点击“确认添加”。


其他子女信息添加完成后,请点击“下一步”。


温馨提示:若您的其他子女并非2025年小学毕业生,并且目前已经在该区(市)县就读,则无需在此环节进行信息填写。

第五步:上传材料信息

请依照办理区域(市)县的办理须知以及页面上的提示,真实、准确地填写或上传所需材料。确认所有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第六步:确认授权并提交申请

请务必详尽审阅授权书条款,若无异议,请勾选“我已知晓并同意授权书内容”,随后点击“确认授权并提交申请”,以完成入学申请的提交流程。


查看/修改/撤回申请信息

查看:提交的信息可以在“查看申请信息”模块中查看。


修改:在申请截止之前,若审核部门尚未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申请人可在“查看申请信息”界面点击【修改】按钮,对申请资料进行修改后提交。


若您的申请暂未审核通过,并且审核部门准许您对申请内容进行修改,申请人可以在“查看申请信息”页面点击【修改】按钮,以更正申请信息;或者在“查看审核信息”页面,于审核结果处点击【修改申请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

撤回:一旦审核部门确认申请审核通过,申请信息将无法进行修改。若需撤销入学申请,申请者可在“查看申请信息”页面点击【撤回】按钮,申请撤回后,请等待审核部门对您的撤回申请进行确认。

温馨提示:一旦撤回申请审核通过,您将不能再申请该区的随迁子女就学。


⏰审核时间:2025年4月7日-5月9日期间的工作日

审核结果可在服务平台的“查看审核信息”模块中查阅,点击“查看审核信息”进行查看。


查看审核结果时,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正在审核中”:提交申请,等待审核。

“初审中”:表明当前正在审核中,请耐心等待结果。

“初审通过”:表明登记点已审核通过,请等待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复审。

“初审不通过”:表明登记点审核不通过,请登录平台查看不通过原因,并根据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复审不通过”:表明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复审不通过,请登录平台查看不通过原因,并根据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复审通过”:表明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已复审通过,请等待统筹安排学位。复审通过后可扫描二维码查看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若需打印,请点击二维码下方的“点击打印《成都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仅电脑操作可打印)


说明:若状态显示为初审不通过或复审不通过,且您无法进行修改申请信息的操作。此情况表明,经过审核部门的核实,您不符合随迁入学的办理条件。如您对此有疑问,请依照页面提示与审核部门取得联系。


⏰公布入学结果时间:2025年7月4日前

入学结果可在服务平台的“查看入学结果”模块中查询,点击“查看入学结果”进行操作。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于7月4日前陆续公布学位安排结果,请保持耐心静候佳音。若您已查询到学位信息,请依照入学注意事项中的指引,办理相应的入学报到手续。



政策资讯可在服务平台的“查看政策资讯”模块中查询,点击该模块即可。


政策资讯包含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资讯信息和您申请办理区(市)县发布的资讯信息,请点击资讯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想为孩子申请随迁子女入学,发现有一个月养老保险漏缴了,应该怎么办

如果漏缴2025年的养老保险,您可以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缴费渠道在线办理缴费(“成都税务”微信公众号,点击“我要办事—社保缴费”,在“银行公众号缴费入口”选择任意银行渠道申报缴费)。

如果是2024年的养老保险费,如因系统原因造成的中断缴费,您可向参保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资料申请补缴,以税务机关审核结果为准。

咨询电话:028-12366



◎ 内容来源于成都教育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