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4月1日,成都所有区(市)县2025年的义务段(小学、初中)入学政策已经陆续公布。
和往年相比,今年政策变动不大,总体而言,符合教育政策“稳定”的特点。
毕竟,事关孩子读书,政策要是经常变,学校要疯,家长也要疯。
不过,在“稳”的前提下,我们还是注意到,有一些新手家长们对个别政策依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把各个区(市)县的最新入学政策给大家划个重点。
3月28日,《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细则》发布。相比2024年,主要有两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有新增学校。根据“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2025年小学学区划分方案”,可以发现今年新增了3所小学,包括四川天府新区海洋路中学小学部,四川天府新区云龙路小学,四川天府新区美岸小学(美邻校区)。其中,云龙路小学参与天府新区的小学专项招生。
同时,还有3所学校进行了变更,包括四川天府新区安公小学(原四川天府新区广都小学),四川天府新区广都学校小学部(原四川天府新区南湖小学北区),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附属学校小学部(原四川天府新区第十二小学)。
初中阶段,根据“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2025年初中学区划分方案”可以发现,今年新增了以下3所招生学校,包括四川天府新区海洋路中学,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附属学校(此前已有小学学段),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附属学校。
第二个变化是学区调整。2024年,初中学段一共划分为10个学区,2025年只有9个学区。仔细对比可以发现,2024年C学区和F学区是同步招生的,但从2025年发布的学区分布来看,F学区与C学区合并为了一个学区。
同时,天府新区设置了4个过渡区。而不同的过渡区,可填报的学区又各不相同。
高新区今年的招生政策与往年变化不大,需要注意的依然是金熊猫人才子女申请入学,中和AB片区,以及成都高新云芯学校等相对特殊的入学政策。
首先是金熊猫人才子女保障入学政策。
金熊猫人才子女入学政策是高新区提出的面向成都高新区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的保障政策,在子女入学上,A 类人才子女可在成都高新区不受户籍及居住地限制选择学校及幼儿园;B 类人才子女可在成都高新区不受户籍及居住地限制选择学校,就读幼儿园由教育部门按照就近原则保障;C 类人才子女在成都高新区就读学校由教育部门按照就近原则保障。其中A、B 类人才子女在成都高新区就读学校及幼儿园享受成都高新区户籍同等待遇。
金熊猫A、B、C类人才子女申请入学的,需要于5月6日—16日登录“金熊猫人才通”微信小程序进行申请办理。
其次是中和AB片区、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和成都高新云芯学校等被列为“其他”情况的招生入学政策。
高新区“其他”类招生政策
其中,成都师范银都小学面向成都高新南区“报名电脑随机录取”,录取办法按照2022—2024年相关规定执行。
中和AB片区,也就是目前大家常说的新川片区,依旧实行小学一年级入学多校划片电脑随机录取。
成都高新云芯学校的入学方式也比较特殊,不参与划片,且招生对象是“符合相关政策”的适龄儿童。“符合相关政策”的招生对象就包括人才子女、优抚对象子女、高新区重点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人才子女,以及其他符合政策条件的学生。
其中,“其他符合政策条件的学生”包括成都高新西区户籍适龄学生、集体户子女、随迁子女、持旅行证入境适龄少年儿童、在蓉港澳台及外籍适龄少年儿童等,名额较少,2023年、2024年都是70个。
值得注意的是,高新区与上海师大合作办学的K12学校此前已确定命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成都海川学校”,学校将于2025年9月启航。而根据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公开的2025部门预算,这所学校将允许面向整个成都市招收符合条件的沪籍人才子女,沪籍学生与上海学生学籍、课程衔接,还将实行5+4学制。
当然,上述海川学校的内容都只是预算计划,具体如何还要看落实之后的情况。
2025年,锦江区在入学政策中明确提出,成都市龙王庙正街小学、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学道校区、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盐道校区,2026年这3所小学继续实行落户须满1年的调整。
也就是说,如果2025年想要就读这3所小学,不仅需要是小学划片范围内的户籍适龄儿童,还须在2024年8月31日(含)之前落户,如果在2023年8月31日之后落户,将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此外,入学政策还明确指出了2026年就读上述三所小学划片范围内的户籍适龄儿童的落户要求。届时,将继续实行落户须满一年的政策调整,即孩子的户籍必须在2025年8月31日(含)前迁入划片范围内,以满足入学条件。
从今年最新政策来看,青羊区公办初中学校录取发生变化:从2026年开始,学位紧张的片区,优先录取户籍在青羊区、且满足“两个一致”的学生。
在往年,青羊区同区不同片的情况下,即学籍、户籍在同一区域、不同片区,小升初可以在学籍、户籍中二选一。
青羊区教育局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细则
从2026年开始,在青羊区学位紧张的片区,会优先保障户籍在青羊区,并且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一致,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小学毕业生参加摇号。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全区范围内统筹安排其他小学毕业生入学。
其中,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即法定监护人提供拥有100%产权的房产证,并且且房屋地址与孩子所在的户口簿地址一致。
整体而言,龙泉驿区今年的招生政策与往年差别不大,依然是学位供给紧张的学校,在符合“两个一致”且于当年8月31日前落户满一年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在片区对应学校入学,不符合的结合实际统筹安排。
学位供给紧张的学校有哪些?根据龙泉驿区2023年义务教育学校学位预警公告,预警片区为龙泉街道、大面街道、西河街道、同安街道、柏合街道范围内的部分招生片区,预警学校包括实验小学(含本部及百工堰校区)、龙泉五小、向阳桥小学、东山国际小学、向阳桥中学、东山中学、大面小学、龙华小学、天鹅湖小学、青台山小学、青台山中学、西河小学、西河中学、成都市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永丰小学、同安小学、龙泉四小。
龙泉驿2023年预警学校及招生办法
这份发布于2022年的预警公告虽然表示“如当年登记且审核通过人数低于学位数,将适时解除预警”,但随后的2023、2024年并未发布解除预警通知。
不过,随着龙泉驿区不断新增、扩建学校,今年学位紧张的情况应该会有所缓解。以学位非常紧张的大面街道天鹅湖片区为例,去年的时候,天鹅湖小学还需要通过扩建校区、让部分学生去民办学校借读等方式来满足学位需求,今年新建的天鹅湖学校目前已封顶,预计9月投用,加上同样将于9月投用的天鹅湖小学B区,预计将增加5310个学位。
近年来,双流区经济蓬勃发展,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特别是在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九江街道、怡心街道等区域,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双流区教育局决定在2025年继续执行《2023年成都市双流区义务教育学校学位预警公告》中的相关政策。该公告涉及双流区实验小学、棠湖小学、东升小学、棠湖中学实验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红樱实验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常乐实验学校、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以及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等8所学校。
据了解,这8所预警学校将实行“六年一学位”的政策,一套房屋六年内优先解决一个家庭的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划片入学,其他迁入的户籍适龄儿童将根据各学校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对于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新津区、蒲江县和大邑县今年都进行了调整。
其中,新津区教育局在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细则方面就提到,“一是全年工作日时间可随时办理;二是资料不齐可线下办理;三是100%保障公办学位。”
具体流程而言,新津区目前对随迁子女实行的是“线上+线下”双渠道办理模式。比如,线上可按照《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成教办〔2025〕1号)要求,统一在4月1日—30日期间,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申请。线下则在全年工作日时间随时办理,办理地点在新津区教育局205办公室,办理小学入学在小教幼教科(联系电话028-82517032);办理初中入学在中教科(联系电话028-82517027)。
随迁子女监护人持居住证、劳动合同、营业执照或养老保险当中任意一项资料,即可申请在新津入学。而如果暂时没有取得上述任何一项资料的,家长也可到新津区教育局小教幼教科或中教科进行线下办理。
大邑县教育局在2025年大邑县小一、小升初入学实施细则中提到了四大重点。
一是同等待遇,无缝衔接。大邑县随迁子女资格只审核一次,凡是已享受随迁子女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学生,无论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均不再提交随迁子女申请,可享受与户籍地学生同等升学待遇,实现小初高升学无缝衔接。
二是线上线下同享创办,大邑县随迁子女可于4月1号到4月30号期间登录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进行线上办理。如有特殊需要或不熟悉网络操作的申请人,可于4月25号到4月30号期间的工作日选择就近的登记点学校进行线下办理。
三是随时办理,随时入学,错过集中办理的家长不用担心,只要符合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可随时到县教育局进行办理。审核后,根据学校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就读。
四是百分之百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百分之百公办学校所有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均百分之百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让老百姓享受优质教育。
蒲江县同样也是实行的是随迁子女入学“零门槛”。
只要满足来蒲就业、创业的非蒲江籍人士子女中的任一条件,申请人就可以在4月1日至30日,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的“随迁子女就学服务”进行申请,审核通过的,可参加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也可由蒲江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入学。
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错过集中申请时间,监护人也可以带着居住证、劳动合同、营业执照或养老保险(任一即可),随时到县教育局申请办理,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入学。
近年来,崇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导致人口增长迅速,特别是崇阳街道、崇庆街道等片区,适龄少年儿童增幅大、增速快、聚集程度高。该区域公办学校的小学一年级学位连年持续紧张,已不能完全满足原服务范围内户籍学生及随迁子女的就学需求。
2025年,崇州市依旧对七一实验小学校、学府小学校、辰居小学校、蜀南小学校、第二实验小学校、城北学校等七所小学发布学位预警。
青白江区公办小学入学方面,在学位供给紧张的小学,坚持“六年一学位”的总原则,按照以下批次安排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划片入学。第一批次:符合“两个一致”,且入学当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入户满一年的户籍适龄儿童。第二批次:符合“两个一致”,但入户不足一年的户籍适龄儿童。第三批次:不符合“两个一致”的户籍适龄儿童。
需要说明的是,“六年一学位”指从2022年开始,一套房屋六年内优先安排一个家庭的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划片入学,其他迁入的户籍适龄儿童将根据各学校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两个一致”指孩子与监护人的户籍地一致;孩子户籍地与监护人房产地一致。如学位不充足的情况下,后面批次的学生将统筹安排到学位充足的学校。同一批次中,学位不足的情况下,按入户时间先后排序安排。
除了以上提到的,其余区县都没有明显大变化。
但是最后,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往年,部分区县曾经列出过一些学位紧张的学校名单,并表示这类学校要卡落户年限,但今年,我们跟多个区域做了求证,都表示不卡落户年限。尽管如此,依然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是过几年才要入学的,请一定要密切关注当年政策。虽然我们前面说了教育政策肯定是以“稳”为主,但是,如果某个区域或者某个学校学位过于紧张,就不排除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会做一些调整。因此,往年信息,只做参考,一定要以当年公布的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