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江西赣州人,国家一级技师、釉下五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西省工笔画协会理事、民进开明陶瓷书画院画家、景德镇市珠山区新联会理事、景德镇市自由职业工艺美术师协会理事。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军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杨冰教授。
“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当一个画家。”
如今,他成了一名画家、独立艺术家,凭借极具个性的“个人图示”,在陶瓷艺术圈内风生水起,他叫叶菁,景德镇市釉下五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用了近20年时间,体验人生浮沉,在这并不永远美好的世界里,不断调整自己,对生活报之以歌。
叶菁
他创作了《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神秘花园》等系列作品,表达陶瓷绘画之路的回顾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独白,赢得市场和藏家认可。
“我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真正选择的事就会去坚持。任何事都要坚持,才会开花结果。”
《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
他很幸运,迎来了花开,但这繁花背后,却是荆棘相伴,他自己既是《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代表作中的变色龙,亦是那只蝴蝶,破茧成蝶,蜕变新生,成就自己。
01
“启发式教育”
时间回到20年前,叶菁高考以小分差落选中国美术学院,“国美梦”破灭。那时,他对景德镇并不感兴趣,更不懂陶瓷。因年轻时喜欢富有视觉冲击的艺术形式,他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前身)读本科时,选了雕塑专业。
但从艺路上,首先放下的也是雕塑专业。
2009年本科毕业之时,叶菁仍对陶瓷一窍不通,大学4年间他不曾烧过一次窑,课程也大多敷衍了事,当时景德镇陶瓷市场上千篇一律的传统青花、粉彩、古彩等,完全激不起创作欲望。
就那样,他“荒废”了4年。但荒废的时间最终需要找补回来。
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本校读研,开始跟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军、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杨冰伉俪学习。他听取恩师陆军教授的建议,放弃雕塑,转攻陶瓷绘画。
叶菁创作
陆军与杨冰伉俪均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主攻青花绘画,在釉中绘画上有杰出成就。对叶菁的绘画天赋,两位老师看在眼里,他们循循善诱,引导叶菁走上他的艺术创作之路。
自从跟着两位老师学习,从第一天开始,出于年轻人那种单纯,他便暗下决心——“我要和老师不一样”。于是,他选择了“釉下五彩”这条路,至少从面貌上与两位老师拉开差异,但那时还不知道,“如何不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他开始拼命恶补陶瓷及国画相关的知识。
回忆起以前,他总是会说一些特别感谢恩师的话,因为正是两位恩师“启发式教育”让他得以开创自己的艺术天地。
叶菁作品
这种“启发式教育”的起点便是“希望你不一样,在学习中大胆提出想法,并加以尝试”,这对叶菁而言,尤为重要。
在技法上,他选择釉下五彩进行创作,在题材上,他则选择自己钟爱的花鸟来表达,托物言志,开启荆棘与繁花之路。
一路走来,他遭遇过迷茫、困顿,也终在这浮沉间,又柳暗花明,拿得起,也能放得下。
02
“拿起与放下”
2018年便是人生的一条分界线。
2009年开始,对陶瓷和国画一窍不通的叶菁,跟着两位老师潜心钻研陶瓷绘画,他焚膏继晷,恶补相关知识。乐天陶社创意集市火起来的时候,他开始尝试画杯子去摆摊,得到市场认可后,他更加痴迷,一天最多的时候能画50多个杯子。
“最开始一旦做出一点东西,就非常非常有成就感,打了鸡血一样”,从摆摊、到有自己的窑和工厂,他成立了工作室,跑市场,给企业兼任艺术总监,但留给自己绘画的时间却不够了,精力偏离创作轨道,虽然得到了很多,但他始终感觉“对艺术创作最感兴趣”。
叶菁作品
2018年,随着陶瓷市场萎靡,对市场误判,他遭遇生意挫败。而在同一年,恩师陆军仙逝,那对他打击巨大。他开始迷失自我,自暴自弃,跌入谷底。
经过慎重考虑,他和爱人卫晶晶商量,放下之前的所有客户资源,关掉工厂,辞去外界一切相关职务。把时间交还给自己。
这一决定,在当时乃至现在看来,都非常冒险。前期靠创作产品赚得第一桶金,但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养家糊口乃至被市场认可,继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前路并不明朗。
因为,“大师瓷”已经过了巅峰期,放弃此前积累的所有客户资源,转做个人IP艺术品,这个决定,非常冒险。
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叶菁作品
2021年,叶菁在三宝篷美术馆举办首场个人展览,主题叫《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叶菁透露,其实在开展前两个月都没确定主题,但随着展览筹备越来越紧,有一天,灵感乍现,才确定主题,算是对他个人陶瓷绘画前十年艺术创作之路的表达。
展览之后,叶菁声名大噪。
03
“传承与新生”
“我是站在巨人肩上创作,才会有更大的天地。”
对于现有的成就,叶菁将此归结为“传承与新生”。
“其实,我很希望听到别人说‘在我身上能看到我老师的存在’”。
单纯从作品上来看,素人并不容易看到叶菁作品中“老师的存在”。但传承并非僵化地依葫芦画瓢,传承是对技艺的选择性吸收和辩证运用。
叶菁作品
叶菁代表作《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表现的是荆棘丛中,变色龙拥抱向日葵的场景,一只蝴蝶停留在头顶。其中,变色龙是用大小不一的墨点有机排列组合点染出来的,这与杨冰老师用墨点画向日葵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作品中对老师创作技法的灵活运用,肯定有很深的“老师的烙印”,这便是传承。
而作品崭新的面貌来源于“新生”,这种新生是题材上的创新,也是构图技法上的创新,更是作品传递思想的独一无二。
《雨林印象》
《逆流》
叶菁画瓷,从不打稿,这就要求落笔精准,落笔无悔,因为在釉中创作,画错了无法更改,这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来支撑,更要求他对创作的画面熟稔于心。
经过十几年的坚持和探索,他对“釉下五彩”有了个人独特的看法及表达,这便是财富。
他创作的《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系列,之所以能打动人,除了独特的色彩表达及罕见的物象表达,更多得到了观者的共情。
变色龙这一物象并不讨巧,但在中国玉雕里,变色龙又称翡翠蜥蜴,有“吸亿”之说,寓意招财。生活是仙人掌,并不永远美好,变色龙就是他自己,一路走来,遇到很多问题,他会为世界去改变,踏遍荆棘,终见繁花。
《π小姐》
看见繁花之后,他又在思考未来的路。在个人绘画体系趋于成熟之际,他又开始创作《自由之处于束缚之中》系列,表达对自己未来的激励和鞭策。
艺术创作永无退休之日,他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主笔:见瓷如面栏目
编辑:徐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