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副县长斥资249万刷白墙应付检查。
2023年5月,某省审计部门发现一个贫困县的女副县长搞了个“面子工程”:她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竟然花249万元公款把公路沿线的农房外墙都刷成白色。
这些白墙主要集中在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远远看去整齐划一,实际走近会发现刷的涂料质量很差,很多墙面已经开裂掉皮。
更离谱的是,每平方米刷墙成本高达85元,比市场价翻了一倍,后来查出来施工队和当地干部有利益关系。
这不妥妥的虚报账目,中饱私囊吗?这样的人真的是可恨。
为了通过检查验收,村干部还弄虚作假。他们给每户村民发200块钱“误工费”,让村民在满意度调查表上签字,最终上报的“群众满意度98%”全是假的。
这也是所谓的花小钱办“大事”,把原本用来造福于民的钱,最后落入到个人的腰包。
实际上有超过七成村民抱怨,刷墙钱不如拿来修路通自来水。
这样华而不实的项目,不得不说,做这些的人胆子真的很大。
更荒唐的是,这个项目从2020年立项到2023年完工,三年间经历了6次不同部门的检查,居然次次都顺利过关。
所以,那些负责检查的人,是不是也要好好查一下呢?
直到审计人员发现账目异常,才揭开这个“驴粪蛋表面光”的真相。
纪委监委介入调查后发现,女副县长和施工方串通,把原本用于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的专项资金打包成“美丽乡村”项目,专门挑上级领导视察的必经之路刷墙。
公路沿线的白墙像条“迎检走廊”,领导坐车路过时看着光鲜,拐个弯到村里还是老样子。
对此有网友表示说:“怎么做到全国统一的,还有人到现在还说惊呀。”
还有的网友说:“为啥我们这边也是这样,我是不是要通知我们领导跑路?”
也有的网友说:“刷白墙只刷路边第一排,后面不管,我们村就是。”
还有的网友说:“俺村更牛,一个村刷墙,铺柏油路铺半个村,因为哪半个村离村委会近。”
这事暴露了基层存在的“检查来了搞突击、领导走了就摆烂”的歪风,也让人看到一些地方乡村振兴资金成了个别人捞油水的工具。
最终女副县长被严肃处理,但这面天价白墙留下的教训,远比墙皮掉得更深刻。
也只有加强监管,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靠民众监督,匿名举报,或许会有效杜绝。
比如开发"乡村振兴码",村民扫码即可对工程项目打分,评价数据直接关联干部考核。湖北红安县试点中,群众差评率超15%的项目自动触发审计程序。
这面价值249万元的白墙,终将成为中国基层治理进化史上的一个特殊标本,提醒我们:真正的政绩,永远生长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里。
最后,这位女副县长也得到了她应有的惩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这个结果,你还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