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说股市最近好像波动很小,成交萎缩不好判断,但换个角度,从债市、楼市的角度去映射股市。恐怕会少了很多犹豫的地方,对A股的未来和局部都有跟清晰的认知。下面我具体说。

一,央妈这招是一箭三雕

周末央妈公布发行5000亿特别国债来充实银行资本金,绝对是一箭三雕。


1.能够配合消费贷,为提振消费打好基础,毕竟只有资本金充足,才能做更大的规模的贷款增量,而消费贷今年肯定得做出增量的。

2.现在国债热门,大量资金买过国债,正好满目市场需要,也减缓了国债利率降低的风险。

3.股市本来对银行基本面是有担心的,但央妈这次出手,肯定提振对银行资产的信心,对股市也是利好。

二,楼市变化的更值得重视

实际上,1-2月的楼市数据,其实更该引起注意。我们来看以下数据

2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17.3%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

从累计数据上看,今年前两月,重点14城二手房成交量为178487套,较去年同期上涨26.5%。


很明显,就是价跌量增的状态。这个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是不好的,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成交多大不会太在意,更在意的是手头房子的资产是增值还是贬值。

但是只要换成投资者的眼光,立马就能看到希望,因为见底之前,不就是价跌量增吗?更关键是,本轮经济下行的核心是房地产下行的太快,而新能源、汽车这些新兴产业再怎么爆发,规模上和房地产差的太多,所以补不回来。但只要房地产有了见底的迹象,后面的预期是必然会好的。

再依照专业机构的秉性,他们是等到经济好了才动手还是提前参与呢?答案不言而喻。

三,机构提前动手的动作

机构提前动手,就是在股价没有明显上涨的时候,机构已经积极起来了。道理上,大家很容易理解,只是股价没大涨之前,是不容易看清的。因为机构和散户之间就是博弈关系。而在博弈过程中,机构很容易一看到散户的总体动作,但散户却看不清机构动作。结果就是散户明显处于信息劣势中。这个局面不摆脱,哪怕靠猜,偶尔猜中了机构的动作,但只要这样的人一多,机构必然主动换方向,最终还是散户做反。

好在随着金融模型的日益成熟以及计算机算力的不断提升,我们有了更强大的工具来分析市场。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进行全面收集、精细筛选、系统整理和深度挖掘,再借助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就能发现许多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特殊规律。其中,“交易行为” 数据,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数据,因其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点,能够揭示出许多以往难以察觉的交易细节。

就像圣诺生物(688117)这只股票,在3月20-24日的3天里,股价从24.9跌到22.7元,下跌接近10%,并且如果纵观过去半年,10月以来总体就是下跌趋势。看走势一定都会觉得当时该股是非常弱的。但观察「机构交易特征」,结果完全不同,能看到的是从3月19日开始,机构就一直在积极参与,哪怕3天跌了10%,但机构以及参与的状态根本没改变,机构意图显而易见,所以3月25-31日,该股5天内从22.7元涨到29.3元,涨幅30%。


还有像,中州特材(300963)该股,从2月11日-3月13日的一个月里股价没有上涨,但3月14-25日,从9.4元涨到12.86元,涨幅36%。显然,横盘阶段走势上是很难引起注意的。但当时机构一直在积极参与。


更精彩的是3月25-26日,两天该股暴跌接近20%,但暴跌背后机构依旧积极参与,所以有能力进行强力反击,3月31日该股又创出新高。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四,锁仓异动

今天市场的多数股票下跌的背后,观察「机构交易特征」,很明显进入「锁仓区」的股票增长是最多的,说明下跌中机构的动作不是逃跑,更多的选择了锁仓,这对于之后反击的潜力是加分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