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南消宣 记者 王瑞)容缺受理;轻微不罚,首违不罚;消防行政许可核查时限缩减到不超过3个工作日……3月31日,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的《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便民利企七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将正式上线实施。记者获悉,该《措施》针对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指导、行政处罚等消防执法全过程进一步简政放权,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大幅增加服务事项,尽可能让企业、群众“少跑腿”。
采访中记者了解,该《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简化行政许可程序,畅通网上申报渠道,实行容缺受理,对于仅变更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公众聚集场所,申报时选择告知承诺制办理的,说明变更情形后,可以不提供场所平面布置图、场所消防设施平面图,直接办理安全检查许可文书并依法开展现场核查。对采用告知承诺方式线下申请的当场办结,线上申请的1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采用告知承诺方式的,核查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减为不超过3个工作日。
在规范检查方面,推出“轻微不罚,首违不罚”,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坚持合理行政,过罚相当,准确把握轻微不罚、首违不罚等执法原则,在充分考虑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当事人主观过错、整改态度等因素基础上,审慎给予相对人顶格处罚或者高额罚款,尽可能地教育企业、群众自觉守法。
同时,推广“亲而有度,无事不扰”的消防监管模式,明确未列入检查计划或无法定事由的,一律不得开展检查,检查事项、检查计划、检查结果须及时向社会公开;探索“沙盒监管”模式,践行更加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将年度内首次消防监督检查未发现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单位放入“沙盒”,面向“盒”内单位,除举报投诉核查等特殊情况外,本年度内可以不再实施检查。
此外,还要求消防执法人员面对火灾隐患、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时,通过“说理式”执法向企业、群众将整改要求讲清讲明讲透;遇到整改难度较大且技术性比较强的情况,企业、群众可以通过申请让消防部门上门“零距离”服务,通过现场“把脉问诊”,协助其制定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此外,推广邮寄送达、电子送达证照等更为方便企业、群众的文书送达方式;全面推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发放,企业群众可以随时查询、下载。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措施》进一步畅通、规范消防站开放和消防科普场馆预约渠道,开展消防科普体验活动,让广大市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深度体验消防文化;落实“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通过消防行政服务窗口,实行预约式消防宣传教育指导,制定“私人定制”方案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的应急疏散和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措施》还提到,消防部门必须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公示公开,公布“来信、来电、来访”等多渠道受理方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消防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名群众感受到执法的公平正义。
【附件】《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便民利企七项措施》
一、立即就办,提速审批。畅通网上申报渠道,实行容缺受理,除《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告知承诺书》或《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外,其余申请材料可在现场核查时提交;对于仅变更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公众聚集场所,申报时选择告知承诺制办理的,说明变更情形后,可以不提供场所平面布置图、场所消防设施平面图,直接办理安全检查许可文书并依法开展现场核查。对采取告知承诺方式线下申请的当场办结,线上申请的1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选择告知承诺方式的,核查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减为不超过3个工作日。
二、我帮“宁”想,贴心指导。对行政许可、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涉及责令改正的,明确说明整改要求;对整改难度较大的,根据单位申请,协助单位制定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
三、证照速达,线上服务。在窗口送达基础上,拓展法律文书送达方式,推行邮寄送达、电子送达方式。全面推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发放,申请人可以随时查询、下载。
四、规范检查,及时公开。将专项整治全面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未列入检查计划或无法定事由的,一律不得开展检查。检查事项、检查计划、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同一单位在年度内首次消防监督检查未发现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除举报投诉核查等特殊情况外,本年度内可以不再实施检查。根据单位申请,开展消防技术指导服务。严禁利用职务向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施工单位。
五、轻微不罚,首违不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江苏省消防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等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消防监管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坚持合理行政,过罚相当,准确把握轻微不罚、首违不罚等执法原则,审慎给予相对人顶格处罚或者高额罚款。
六、消防科普,与“宁”相约。进一步畅通、规范消防站开放和消防科普场馆预约渠道,开展消防科普体验活动。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服务,提升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救能力。通过消防行政服务窗口,实行预约式消防宣传教育指导。
七、阳光执法,请“宁”监督。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公示公开,公布“来信、来电、来访”等多渠道受理方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支队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1号;邮编:210008;电话联系方式:025—83622119、025—836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