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刘杰 通讯员 田靓瑛)在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征程中,西安市未央区枣园小学始终将体音美学科及拓展课程建设视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近日,一场精彩绝伦的体音美“学科+拓展课程”展示活动在校园内火热举行,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融合艺术、体育与创意的视听盛宴。

体育拓展:活力竞技,锤炼意志

王佳卉老师执教的花样跳绳一课围绕跳绳主题设计四个趣味关卡与体能练习,通过口令指令变化,强化跳绳节奏感与反应能力、融入传统游戏元素,提升趣味性,通过小组合作创编动作,发展上下肢力量与协调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


赵娟老师执教的小学乒乓球课亮点十足。老师讲解动作细致,从握拍到击球姿势,分步示范。课堂上,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练习积极,教学设计层次清晰,采用“完整示范→分解动作→重点突破”三段式教学法,通过慢动作演示正反手挥拍轨迹,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设置“常见错误动作”对比示范环节,增加学生纠错意识。


赵振宇老师执教的篮球操课程令人拍手叫好。学生手持篮球完成肢体伸展、跳跃等舞蹈化动作,部分环节加入花球等道具,配合《Be my Satellite》主题音乐,展现学生的活力与童趣。作为校园运动会或课间展示项目的篮球操,兼具锻炼性与观赏性。孩子们兴味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协调能力、运动技能得到锻炼。


美术拓展:色彩交织,创意飞扬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郭华老师的剪纸社团课程以“美丽的蝴蝶”为主题,带领学生们用巧手剪出形态多姿的蝴蝶,使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课堂上,老师耐心讲解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包括如何绘制图案以及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韩雨桐老师执教的是《锡纸画——蝴蝶》。课堂上,孩子们用揉捏、拓印、上色的方式,将普通的锡纸变成闪闪发光的蝴蝶翅膀!每一笔色彩都藏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每一处褶皱都闪耀着专注的光芒。



杜晨晨老师执教的《绣在服装上的故事》以苗族服饰文化为载体,融合美术、历史、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刺绣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课堂实践以刮画设计为核心,鼓励学生运用对称、色彩规律进行创作并讲述寓意,培养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整节课以传统文化为根,以创新实践为翼,助力学生成为文化的传承者与创造者。


音乐拓展:音符跃动,唱响梦想

舞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舞蹈不仅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贺延梅老师的“学科+舞蹈社团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基本技能为目标,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创编活动,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美、表现美。


姬小娟老师执教的“小小主持人课程”精彩有趣,学生在课堂上熟练掌握口部操,气息控制及平舌音翘舌音区分等基本技巧。部分学生展示朗诵《我是小哪吒》,增强了舞台表现力。之后进行了主持当中的重要技巧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


合唱社团的王睿华老师和田靓瑛老师引导学生准确掌握《Chamber》的旋律与节奏,能够流畅、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提升学生的合唱技巧与能力,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感知与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和声之美。


未来,枣园小学将继续深化“学科+拓展课程”改革,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艺术的熏陶和体育的锻炼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