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茶热度不减,连一直专注于益生菌赛道的优益C也坐不住了。

近日,蒙牛旗下独立的中国益生菌品牌优益C,推出了一款益生菌柠檬茶


益生菌柠檬茶;图片来源:优益C官方

无论从益生菌饮料还是从柠檬茶的角度,这款产品都与市场主流产品存在较大差异。

从柠檬茶行业来看,当前柠檬茶产品主要集中于果蔬原料的创新,还没有进入到功能性成分添加的阶段。

从益生菌饮料行业来看,当前市面上的风味益生菌饮料多采用人工调味,而这款益生菌柠檬茶的风味来自真柠檬果汁,和由来自福建安溪的高山四季春茶制成的速溶乌龙茶

这不是优益C第一次做出跨赛道的动作。2022年开始,优益C就将品牌的定位从“乳酸菌”向“益生菌”转型,并先后推出多款益生菌菌粉固体饮料。

从乳酸菌饮料起家的优益C,为什么现在要进入柠檬茶?近些年来多次跨赛道背后,优益C到底在布局什么?

一、优益C“跨入”柠檬茶赛道

益生菌饮料和柠檬茶市场都已有大量玩家,新品要出圈,需要差异化。优益C益生菌柠檬茶的差异化,主要来自于中国专利益生菌和真茶真果汁的添加。

这款产品中添加的专利益生菌,是优益C自研的中国专利益生菌PC-01。“活性”是这一菌株的最大优势之一,根据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论文,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在模拟人工胃肠液中培养11小时的存活率为88.6%(包括3小时pH2.5的模拟胃液+8小时pH8.0的模拟肠液)。[1]

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也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获得第24届中国专利银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3] 。

益生菌柠檬茶的另一差异,在于真茶和真果汁的添加,这与市面上大部分风味益生菌饮料采用调味的方式不同。从该产品在天猫官方旗舰店的配料信息来看,浓缩柠檬汁和速溶乌龙茶分别排在第4和第6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添加的速溶乌龙茶,由来自福建安溪的高山四季春茶萃取制成。该茶种种植于安溪山区,由于该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多,茶叶内所含物质丰富,可以形成独特的风味。

据优益C方面介绍,这款益生菌柠檬茶的茶叶萃取阶段采用了三道离心工序,这是为了确保茶叶的杂质清除干净,避免茶叶中的不溶性微小颗粒吸附乳饮料中的蛋白质,产生沉淀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乌龙茶饮料在乌龙茶萃取时的离心工序为1~2次。

跨品类的理念也体现在产品包装上。除了以柠檬和茶叶的实物图凸显柠檬茶元素外,还有一个用镂空工艺设计的基础款优益C益生菌饮料的包装轮廓,以此来增强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联想。


图片来源:优益C官方

二、柠檬茶和益生菌饮料,都需要一场升级

无论是柠檬茶还是益生菌饮料,都有继续升级的空间。

柠檬茶由于用料和制作工艺都比较简单,这导致近些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同质化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以现制柠檬茶为例,经FBIF调研发现LINLEE、柠季、丘大叔、柠檬向右四个热门品牌均推出了“鸭屎香柠檬茶”单品,并且有3个品牌都将其归入了“招牌”的板块下。


丘大叔、LINLEE、柠檬向右、柠季的点单界面;图片来源:各品牌小

这样的情况下,各品牌开始在搭配食材上进行创新,形成一股“柠檬茶+”的风潮。不过并非所有食材的风味都能与柠檬茶很好地融合,并且某一品牌“柠檬茶+”新品的成功,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同质化。如LINLEE、柠季、柠檬向右三个品牌都推出了“葡萄柠檬茶”。

相比之下,“柠檬茶+益生菌”的组合暂未有太多品牌尝试。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益生菌也有了更多的需求。数据显示,我国益生菌市场正以每年11%至12%的速度增长,并且预计2026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有望达1377亿元。[4]

另一边的益生菌饮料市场,也进入了“瓶颈期”。

在国内,消费者对“益生菌”的认知开始于“乳酸菌”。2002年日本品牌养乐多进入国内市场,将“有益肠道健康”作为产品卖点,让“益生菌”在国内消费者当中普及。

然而近些年,乳酸菌饮料开始呈现出下滑的势头。根据马上赢品牌CT的数据显示,2022Q1至2024Q1期间,国内乳酸菌饮料的百毫升均价、在饮料市场的市占率均呈现波动中下滑的趋势。[5]

缺少消费场景是乳酸菌饮料品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早期乳酸菌饮料定位于“健康饮料”,然而近些年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提高,传统乳酸菌饮料的高含糖量、乳酸菌失活等问题开始暴露。同时,无糖茶、养生水等新兴的“健康饮料”,相较于乳酸菌饮料的饮用场景更休闲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乳酸菌饮料的吸引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优益C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销量(根据天猫官方旗舰店显示,优益C330g和100g规格产品的总销量均达到1万+),但优益C仍需要通过创新,来找到益生菌饮料新的消费场景。对此,优益C曾在口味上进行创新,推出樱花芭乐、百香果等口味的产品。

那么,优益C为什么这次看上了柠檬茶?

国内消费者对于柠檬茶风味已有较强的认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柠檬茶就开始在港式茶餐厅出现,并逐渐向华南地区渗透。进入21世纪,统一、康师傅等企业推出瓶装的柠檬风味冰红茶,让柠檬茶的风味进一步在国内消费者当中普及。

近些年,伴随现制茶饮的兴起,消费者对柠檬茶品类的认知再度加强。从门店增长的维度来看,2023年,全国现制柠檬茶门店就达到9678家,这一数据比2020年翻了3倍。而在2024年,仅上半年全国柠檬茶门店数量就比2023年增长了2400家。[6]同时,也有预包装产品出圈。如2022年统一推出的双萃鸭屎香风味柠檬茶,因其清爽的口感受到消费者欢迎,并有望成为统一旗下新的十亿级单品。[7]

优益C也在营销中抓住了益生菌“平衡肠道菌群环境”与柠檬茶“清爽解腻”之间的共性,通过“双重清爽,随餐解腻”的文案,强化益生菌柠檬茶与餐饮场景的绑定。


图片来源:优益C官方

三、优益C的“破圈”之路

本次推出的益生菌柠檬茶,不是优益C首款跨品类产品。

2022年,优益C就曾推出“每日系列”益生菌固体饮料,开始布局固体饮料品类。其后,优益C又先后推出了“超快燃”“沁颜”和“悦眠”三款菌粉固体饮料。


“超快燃”“沁颜”和“悦眠”菌粉固体饮料;图片来源:优益C官方

跨品类动作背后,是优益C在品类定位上的升级。据优益C方面介绍,从2022年左右开始,优益C从乳酸菌赛道向益生菌赛道转型,并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的益生菌”的品牌定位。

这一转变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从概念范围来看,益生菌既包含部分乳酸菌,还包括双歧杆菌、酵母菌等;从市场需求来看,乳酸菌饮料市场增长放缓,但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相关产品的需求正处于上升期。因此品类定位的升级,可以让优益C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就像科特勒的《水平营销》一书中提到的观点,随着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的纵向营销难以激发消费者诉求,而横向营销则可以跨越原有的产品和市场,创造出新的类别或亚类别,从而为企业找到新的市场。

本次推出益生菌柠檬茶,便是优益C的一次“横向营销”。而在此之前,以“益生菌添加”为卖点的产品已经出现。如海天曾推出添加双歧杆菌乳亚种的“益生菌豆奶”,三只松鼠则推出了添加凝结魏茨曼氏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益生菌每日坚果”(目前该产品天猫官方旗舰店累计售出1万+)。

四、结语

消费者的需求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也意味着没有品类可以做到长青,益生菌饮料和柠檬茶都是如此。不过,如果可以不断地回归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品牌就有机会找到新的突破点,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参考资料:

[1] 刘凯龙,康小红,张哲,郭帅,王记成.2021.《副干酪乳杆菌PC-01益生特性和安全性研究》.《中国食品学报》

[2] 韧性生长,蒙牛穿越周期的秘诀,2024年9月,子弹财经

[3] 蒙牛揭晓十大高光时刻,创新、自研、数智化成为关键词,2025年1月,小食代

[4] 各路资本涌入的这个千亿赛道,正在上演国产突围,2023年11月,钛媒体APP

[5] 数读“乳酸菌饮料”:“养乐多”们怎么不乐了?,2024年5月,马上赢情报站

[6] 3年3000店,剑指海外市场,快速狂奔的柠季供应链够硬吗?,2024年9月,谛森文传媒

[7] 【食品】统一2024年报出炉!收益303.3亿,饮料业务大增8.2%,2025年3月,快消品

本文为FBIF原创首发,作者:Pride,编辑:Panda,转载请联系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