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建党大业》中,蔡锷将军在借道日本返回云南之前,在火车站台上与名叫小凤仙的女人依依惜别,两人乱世之中的真情实感令人动容。
然而,天妒英才,蔡锷将军却英年早逝,作为与蔡锷将军名传一时的小凤仙却在葬礼以后销声匿迹。
小凤仙到底是谁?又为何在蔡锷将军的葬礼后隐匿自己呢?
《建党大业》剧照
01
小凤仙是这个女人的花名,她的本名叫做朱筱凤,是浙江杭州人。
早在她还是孩童时,父亲便亡故了,身为侧室的孩子,小凤仙并不受主母待见,被逼无奈,她只好和她的母亲离开了家,过上了漂泊的生活。
随小凤仙母女离开的还有一个姓张的奶妈,小凤仙母亲在长期居无定所的生活中病逝了,正是这个奶妈收养了小凤仙,她也就此改名,叫张凤云。
小凤仙
后来,小凤仙和奶妈来到了上海。本想着在大都市能有更好的生活,谁知当时上海的繁华只属于有钱人和权贵,与她们这样的穷苦百姓没有一点关系。
迫于生计,奶妈将小凤仙卖进了妓院,老鸨见小凤仙年纪小,就让她学习琵琶,日后好卖个更高的价钱。
随着时间流逝,小凤仙也辗转来到了北京著名的“八大胡同”,进入了“陕西巷云吉班”,正是在这里,她得到了“小凤仙”的名号。
八大胡同
与在各种影视作品里见到的风尘女子不同,小凤仙的身上带有一种高傲的清冷气质,又因为能识文断字,颇有些才女的味道,再加上精通琵琶,很快就在京城打响了名号,引得许多文人政客前来一睹芳容。
小凤仙的宣传册
而她能与蔡锷将军相识,与她名满京城不无关系。
02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顶的封建帝制大山,而蔡锷将军在云南积极响应,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蔡锷将军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积极联络革命党人,更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积极响应,在云南成立了共和政权。
蔡锷将军
当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宣誓就职大总统后,蔡锷本想留在云南,然而蔡锷将军麾下的强大军力使得袁世凯等人十分忌惮,以“另有他任”的借口调蔡锷进北京,名为重用,实为监视。
当袁世凯倒行逆施的称帝野心显露踪迹后,蔡锷将军本想立刻回到云南,然而苦于袁世凯逆党的监视,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
民国初年的北京正阳门
于是,将军便经常出入“八大胡同”,给袁世凯造成了蔡锷将军已经沉迷酒色无法自拔的假象。
正是在这时,小凤仙与蔡锷将军相识了。
小凤仙内心明白,蔡锷将军是要回到云南为国为民浴血奋战的,因此,虽然内心千般不舍,但还是积极配合将军麻痹逆党,为将军借道日本回到云南,举兵反袁创造机会。
陕西巷
在送别蔡锷将军后,小凤仙在北京逗留了一段日子,然而,一个令人痛惜的消息从日本传来:1916年11月8日,蔡锷将军病逝于日本,享年仅34岁。
在蔡锷将军的葬礼上,小凤仙托人送出了一副令人动容的挽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报道蔡锷将军去世的报纸
正当社会各界想向这位蔡锷将军生前的“红颜知己”更进一步了解将军的事迹时,小凤仙却销声匿迹,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蔡锷将军故居
此后,直到小凤仙去世,再也没有人有过她的半点消息,甚至在她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将这位当年誉满京城的“名妓”遗忘在脑后,直到1998年,她的继子之一向媒体披露,人们才重新了解了小凤仙的后半生。
03
当年,参加完蔡锷将军的葬礼后,小凤仙为摆脱妓女的身份,化名为“张洗非”,即洗净是非的意思。
随后,她辗转北京、天津、沈阳等地讨生活。虽然她能够识文断字,但是在乱世之中,也只能做些底层的工作维持生计。
时间来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此时的小凤仙嫁给了东北军的一位高级军官,随后便跟随丈夫来到了沈阳。这段婚姻对于小凤仙来说幸福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让漂泊已久的小凤仙有了一个家。
然而,好景不长,乱世之中军阀混战,结婚不久的丈夫领命上了战场,不幸战死,失去了军官丈夫,小凤仙再次流落民间,又重新过回了孤苦伶仃一个人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她过了将近二十年,直到四十年代,才与一名叫李振海的锅炉工结了婚。李振海有四个孩子,小凤仙便成了这四个孩子的继母。
根据邻居和孩子们的回忆,小凤仙从来不提起自己的过去,只说自己姓张,也不愿意跟人过多交流。
长年的居无定所让她的身体并不健康,邻居回忆说小凤仙虽然身材比一般女人高大,但身体不好,时常咳嗽。
就这样,在一个并不富裕但人口兴旺的普通家庭里,小凤仙,或者是张洗非迎来了解放。
04
解放后,张洗非一家的生活依旧并不富裕,四个孩子的开销让家庭比较拮据。
1951年,梅兰芳先生率领剧团来到了沈阳,这让张洗非看到了一丝希望,尽管不是好名声,但她还是希望梅兰芳先生能记得自己这个当年誉满京城的女人。
沈阳盛京大剧院
很快,她就向梅兰芳先生写去了求助信,希望梅兰芳先生能帮助自己。
接到信后,梅兰芳先生颇为惊讶,他无论无何也想不到当年的小凤仙如今会成为一个为家庭操劳的张洗非。但在确认了此时的张洗非确实是当年的小凤仙后,梅兰芳先生伸出了援手。
梅兰芳
他通过当地的人民政府为张洗非安排了一份工作:在沈阳市人民政府幼儿园当保育员。
有了这份工作,张洗非一家的经济条件才有所好转,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平凡的继续了下去。无论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四个孩子,抑或是她的邻居同事,谁也想不到这个沉默寡言,身材高大,不时咳嗽两声的女人会是当年誉满京城的小凤仙。
小凤仙
05
时间来到了1954年,这一年的春天,当年掩护蔡锷将军出走的小凤仙,如今为家庭操劳的张洗非,因为突发性脑溢血离开了人世,享年54岁。
根据李有才先生的回忆,母亲身上一直带着一张军人的照片,小时候自己和兄弟姐妹们都不知道那是谁,后来上了学才知道,那是蔡锷将军。后来母亲去世前,把这张照片烧毁了,“可能母亲想让这张照片在另一个世界也陪着自己吧”,李有才对记者说道。
北京小凤仙故居
李有才向记者说,其实在自己长大后,知道了母亲的真实身份,但是母亲却始终不愿意向别人讲述那段历史,大概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对曾经当过妓女的女人有些不一样的看法,导致母亲闭口不提往事。
自己也是怕影响家族名声,才在1998年这样晚的时间提及母亲。
他还向记者透露,母亲临终前曾经留下遗言,“我对蔡将军问心无愧,但一生坎坷,不愿再被人议论。”。还有一把琵琶作为留给家人的念想,只可惜已经被遗失了。
06
小凤仙的一生,可悲可叹,幼年时遭家族抛弃,又被卖进妓院沦落为风尘女子,后掩护蔡锷先生,本可青史留名,却因为妓女的身份不得不隐姓埋名,最终在贫困交加中撒手人寰。
后世的艺术作品也大多更关心她与蔡锷先生那一段传奇般的往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她晚年的凄凉景象。
她的一生,虽然未曾上阵杀敌,却冒死掩护蔡锷将军,不是英雄却曾向英雄伸出援手。她虽是风尘女子,却有着许多贵妇人不曾有过的胆识与家国大义。
她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点小的不能再小的水珠,但她也曾折射过太阳那耀眼的光辉。
参考资料:
1998年《沈阳日报》采访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许姬传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民国风云人物》(沈寂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