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都5+2各个区都发布了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细则。那各个区有哪些值得家长关注的重点呢,团长帮大家梳理了一下。
5+2区共同关注:
择校生公办民办都不再享“直升”
(一)小学、初中入学:公民同招,民办校内直升拒绝“择校党”
小学入学方面,实行公民同招,公办学位保底。公办、民办学校实行统一报名、统一进程、统一公布结果,如果同时被公办和民办录取,需要家长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学位,超过时间不确认的,默认放弃民办学位。如果已确认民办学位但又放弃的,家长要在新学期开学前向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初中入学方面,民办学校今年有一个新规定:“从2025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就读民办初中的学生中考时若希望申请本校高中校内指标,须满足符合初中政策性入学、在实际就读学校有3年学籍(政策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应届毕业生的条件。”
直白点说就是想初中毕业直升本校高中部的,初一入学的时候不能择校,转学生也必须符合政策,同时要有本校学籍。
另外,民办学校校内直升的问题。之前有家长在问:可不可以先答应学校的直升,再出去参加公办摇号,最后再两者中选择一个?
政策明确规定了,就读于一贯制民办学校的娃娃,在小升初的时候如果自愿选择并且被本校初中部直升录取了,就不能再参加其他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录取了。
这两个规定重点在于规范民办学校的招生程序,同时也保障本校生源,避免出现“脚踏两只船”的情况。
(二)“购房新政”人员子女入学:买房就可以上学
今年,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购房新政”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从去年9月份开始,成都多个区颁布了购房新政:就是说父母买了房,不落户成都,在义务教育阶段娃娃也能入学(与随迁子女、户籍生有区别)。
今年是这个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具体到每个区,申请流程、入学方式又有差异。
青羊区:
(来源:青羊教育公众号)
武侯区:
(来源:武侯教育公众号)
(来源:成都高新区教育体局公众号)
家长需要注意网签备案时间是否满足条件。成华、青羊、武侯三个区都是由区教育局统筹入学,高新区是在保障户籍儿童的基础上,再参照户籍儿童进行摇号报名。
天府新区和金牛区此前也发布了“购房新政”,但本次招生细则说并没提及,可能后续会有补充。 另外要注意,这项规定针对的是今年入学的娃娃,至于明年、后年还会不会延续这个政策,还要等后续的官方消息。
具体到各区,今年升学政策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呢?
锦江区
三所小学卡落户时间
锦江区三所小学继续学位预警,需提前一年落户。
与往年一样,锦江区依旧是这三所小学学位预警,分别是:成都市龙王庙正街小学、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学道校区和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盐道校区。
要读这三所小学的娃娃不仅要有划片范围内的户籍,还必须至少提前一年落户(2024年8月31日前)。同时,明年这三所学校还是继续学位预警,跟今年政策一样,需要提前一年落户。
青羊区
小升初热门片区户籍优先
青羊区今年的入学政策没有什么大变动,但提到了明年的变化。
从2026年开始,学位紧张的片区,优先录取户籍在青羊区、且满足“两个一致”的学生。
“两个一致”是啥意思?
就是娃娃与父母户籍所在地一致,且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
其中父母要有100%产权,父母一起100%产权或者父母任意一方拥有100%产权都可以,但是如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拥有全部产权或者部分产权,那就不满足条件。
买个书包房挂户,人却不住在那里,这种情况就是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也不满足“两个一致”。
政策原文
(来源:青羊教育公众号)
什么意思?通俗来说就是:青羊区热门片区(比如青2、青5),从2026年起,升学主要看户籍地!并且要求法定监护人100%产权!
往年,在青羊区学籍、户籍同区不同片的情况下,小升初可以学籍、户籍二选一,2026年开始,不得行了,必须户籍优先!否则就有被统筹的风险。
举个例子,A同学和B同学都在青二片某小学上学,A同学户籍在青四,B同学户籍在青二,那么小升初摇号的时候,他们都选择在青二片升学的话,B同学会优先被录取,A同学则靠后,如果本片区户籍生录满了,那A同学就不能在青二升学了。
优先保障“两个一致”
中和AB片区政策不变
小学入学方面,高新区近几年一直都是优先保障“两个一致”条件的娃娃划片入学,不满足条件的娃娃再进行统筹安排。
(来源:成都高新区教育体局公众号)
小升初阶段,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个片区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如果选择在户籍地升学,也是满足“两个一致”条件和监护人有100%产权的娃娃优先保障入学,如果不满足条件,是有被统筹的风险的。
(来源:成都高新区教育体局公众号)
团长这里就要提醒高新区的家长,如果想读的初中很热门,一定要尽早解决“两个一致”和产权问题。
另外,今年区属办初中依旧是两个批次录取,也就是家长们说的小小摇号和小摇号,6月26号会发布具体公告。
高新区的小学入学大部分都是单校划片,中和AB片区是例外,实行多校划片,今年政策没变。具体政策后续高新区教育体育会员公众号会发布。
(来源:成都高新区教育体局公众号)
天府新区
小学增加志愿个数,
初中C、F学区合并
天府新区今年继续实行多校划片和多批次录取。
天府新区的入学政策就是看起来复杂,实际理清楚了就很简单。
(一)天府新区摇号逻辑
小学和初中的录取都有三个批次+专项招生计划。这四次填报机会,只要你满足条件,都可以填,但各批次分批录取。
第一批次先填报,第二是专项计招生划,但专项招生计划先出结果。第二、三批次同时填报,二批次先出结果,三批次后出结果。前面一个批次出了结果就不再补报了。一旦被前面的批次录取了,后面的批次就不用管了。如果几个批次录取结束后都没被志愿学校录取,那就统筹。
但是这里要注意,有个例外:市直属初中大摇号
“按照成都市和天府新区小升初政策要求,被市直属学校录取的学生,不再享有已取得的新区公、民办初中学位,也不能再参加其他公办、民办学校的摇号。”
今年市直属学校大摇号录取结果公布时间比专项计划要晚,也就是说,如果大摇号中了并确认了,专项招生计划的志愿就作废了,只能放弃。如果放弃大摇号的学位,就只能等本区统筹安排公办学位。所以,要不要参加大摇号,家长们要慎重,懂得取舍。
(二)小学第三批次增加1个志愿
今年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小学第三批次由3个志愿调整为4个。
第三批次是填报的重点,也就是娃娃户籍对口划片学校的那个批次,从原来的3个志愿增加到4个:自愿填报1个面向全区招生学校志愿+3个学区志愿学校。
全区招生学校有:天府四中小学部+天府实验中学小学部+天府十一学校小学部。
(来源:天府教卫发布公众号)
全区摇号的学校与另外填报的3个学校不冲突,所以今年想冲这四所学校的家长可以大胆冲!
可以推测,今年天府四中小学部的中签率可能会创新低。
(三)初中C、F学区合并
小学学区没变化,初中学区C区和F区统一合并到C区。新增科学城及兴隆街道部分区域,学校数量调整为4所(含十一学校、元音中学、湖畔路中学、天府新区教科院附中)。
(来源:天府教卫发布公众号)
从划片范围来看,C去覆盖面非常广,许多家长就会有这个担忧:会不会被分到特别远的学校去上学?
天府新区小升初跟五城区不一样,不是对应升学区域随机摇号,而是自己填报志愿。C区是第一批次录取,而且学校整体质量都比较高,把自己最想读的学校填在前面就行,一般问题不大。
另外,天府新区今年新增的学校和更名的学校比较多,有的学校名字很雷同,家长们在填报志愿注意区分。
还有部分家长关注的民办义务段学校的招生。天府新区和其他区有所不同,采取的是优先面向区内专项招生。
自愿填报新区民办小学或初中面向区内专项招生入学志愿且通过资格审核的学生,不能再参加成都市其他民办小学或初中(含直升)网上报名和电脑随机录取。所以,如果是想读区外民办初中的家长,就要想好是否填报区内民办学校。
但同时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大增加了有意于区内民办学校的录取几率,减少了“摇起耍”的现象。
2025升学政策变化多,家长务必盯紧几个重点!
1.公民同招别大意,公办学籍是保底,民办录取要确认,逾期放弃别后悔;
2.民办学校,想初高连读的必须“政策入学+学籍满3年”,转学也要卡2年,择校党要三思;
3. 购房新政各区玩法不同,青羊、成华、武侯统筹入学,网签时间要掐准;
4.热门学区预警持续加码(锦江三校、青羊、高新“两个一致”);
5.天府新区志愿策略升级,小学第三批多1个“全区摇号”机会,初中C、F区合并,但市属大摇号中签即锁档,赌不赌看运气!
最后敲黑板:政策核心就两条—— 户籍为王,材料备齐!信息采集别拖沓,志愿填报忌盲目,热门校冲不冲得看自家“底牌”。升学路上,团长陪你避坑。
(P.S. 各区细则还在陆续更新,记得星标团长,蹲后续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