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考研学校还没选好,能说一说选学校的底层逻辑吗?考研择校应该看重学校什么呢?

有人说应该看是不是名校?我同意,能考进名校固然好,但是大多数人是考不进名校的。如果不是名校呢?那就要看这所学校的发展速度和学科建设能力了。

那具体应该怎样看呀?

最近媒体一直在报道新增硕博学位点的新闻。新增硕博学位点,这种新增是衡量一所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申报硕博点已经被很多高校列为内涵式发展的头等大事,这对我们考研择校是有引导意义的。

比如,蚌埠医科大学今年新增了一个体育硕士点。按照新增硕士点首年好上岸的原则,有意向体育类研究生的考生一定要重点关注。

那除了看学科建设能力,学校发展速度怎么看呢?

是这样的,最近我看到一条实锤新闻,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询问东部医科大学何时能有博士点?

东部医科大学答复说计划 2027 年年初正式向教育部申报。这意味着蚌埠医科大学把建设博士点早就列入计划之内。因为今年上半年,学校已经获批安徽省重点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 A 档。

其实安徽这么多高校,我认为蚌埠医科大学是安徽近几年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2023 年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成功,2024 年新增硕士点,新晋官方消息,2027 年申博,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蚌埠医科大学进入到了发展快车道。2025 年考研选学校,这所学校大家一定要多关注起来。

如果你是外地考生,对蚌埠医科大学了解得比较少,这很正常。因为这些年,它在宣传方面一直比较低调。但在安徽医疗圈,尤其是皖北地区,有一种说法叫“无蚌不成医”。因为蚌埠医科大学坐落于蚌埠,蚌医拥有非常好的基础和校友资源,在安徽省内的影响力非常大。

最关键的是,蚌医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还颇有渊源。蚌埠医科大学是 1958 年 7 月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安徽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医科大学共同援建创立的。

当时,上交大的部分学科直接迁移给了蚌医。作为蚌医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曾在两校签约合作相关活动中表示,他们支援蚌医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辈子,一家子要帮助它茁壮成长,强身健体。正是有了这样的渊源,蚌埠医科大学的学科建设能力一直都非常突出。

那蚌埠医科大学应该选哪些专业方向呢?蚌埠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育部临床医学“5+3”改革试点高校,整体的科研平台都非常优质。

学校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拥有 6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 8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两个学科进入到 ESI 全球排名前 1%。

更关键的是,蚌埠医科大学培养质量也非常硬核,以盛产院士校友出名。蚌埠医科大学已经培养出 5 名院士以及 15 万余名优秀医药卫生人才。这 5 名院士校友包括 2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 3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医学顶级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长。

我看到新闻说,今年 5 月蚌埠医科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医科大学作为奋斗目标。相信它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