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考研形势真的让圈外人想问一句,这个研究生真的是非读不可,甚至要拼上命吗?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早在三四年前,网上突然兴起一股风潮,当时大家给它取了个生动形象的名字叫“逆向考研”,意思是一个学生考研不想着往更好的学校去,而是选择相对较差的学校,什么学校不好,他就考什么学校。
比如有一个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考上了湘大。虽说湘大也还可以,但大家就觉得,你明明可以保本校或者出国,何必这样自降身价呢?那么,逆向考研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三年后自见分晓。
“逆向考研”第一批受害者来了,3年后自食其果,第一学历也没救了
无论是什么学历,听起来多么了不起,哪怕是说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没用,只有当学生自己毕业,亲身实践后,看看工作好不好找,社会是否认可其学历和价值,那时才能真正知道结果。
反向读研或逆向考研,这两年似乎越来越盛行,最初可追溯到三四年前的那批人,掐指一算,第一批逆向考研的人应该已经毕业了,而此时也出现了第一批受此影响的人。选择考研的人,多是认为向上考研难度大,竞争激烈。
而选择反向考研的人,以他们的素质,那些不如他们本校的学校往往很乐意接收,说不定还会为他们降低复试难度,以便顺利录取,这不就是考研为了一纸学历的最真实写照吗?
然而最近有一个本科是211的女孩表示,她三年后终于尝到苦果。在22年考了381分却仍失败,调剂也无望,于是在二三年决定二战。因求稳,她选择了一所双非学校,当时很多人对此不理解。
毕竟这个女孩子当初不后悔,开始时也义无反顾。据说读上研后,生活得很踏实,做课题、写论文也小有成果,总的来说收获了许多成长。但是真正到找工作时,才明白什么叫因果报应。
很多公司在本科学校招聘时,根本不会到双非学校进行招聘。她试图拿出自己的好学历,也就是自己的第一学历本科来吸引招聘者,结果没想到,因为她的研究生院校是双非,人家 HR 直接委婉回应,以最近一次毕业院校为准。
那些反向考研的人,虽说看似有些消极,但谁的人生没有无奈呢?
这下她感觉特别迷茫,她发现自己的人生似乎陷入了两个困境:有些人从双非考上 211 后,招聘时因第一学历被嫌弃,而像她这样从 211 考到双非的,直接就因为研究生院校是双非而被拒之门外,没人提及她的第一学历。
当年那股逆向考研的风潮兴起三四年后,看到大家的现状,相信会有不少同学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逆向考研到底适合哪类同学呢?也许恰好适合那种不思进取、只想混个学历的学生,但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毕业后自身价值可能不会提升,反而会大幅下降。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些同学,有些人确实是因为身体原因或种种无奈,只能选择向下考研以求保底。据说甚至有一个清华的学生通过考研去了本科双非院校,可见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在此也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那些所谓看第一学历或看最近学历的说法,只不过是HR不想招人的托词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怀疑自己读研的价值,实际上,读研总体上是比不读研要好很多的,除非是一些行业恰好在前几年处于风口,而这几年在走下坡路,这样才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