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本该是一场分数与录取之间的博弈,而近两年985大学研究生考试和录取的情况却打破了这种局面,原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学们彻底坐不住了,这种情况在今年迎来了热议的高潮。

当大家捉摸不透学校录取的规律时,就会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985大学不要考研初试高分的学生,是因为歧视第一学历是双非?还是对本校考生的保护机制呢?事实证明同学们的胡思乱想都是错的。

以中山大学为例,这所985连续多年刷掉笔试高分的考生,这里面有本科是武大的,也有本科是本校的,总之不管你是哪来的,笔试高分都不会成为你上岸的护身符,本以为这种“复试绞肉机”一般的淘汰方式已经足够残酷了,可没想到还有更狠的!一名陕西的考生在参加完复试之后,彻底破防了:985大学凭什么侮辱人?



“正常人能考40分?”考生要985给个说法:不录取又何必侮辱!

原本以为是女同学表现不佳,可看了她的描述后才知道情况并非如此,女同学的笔试成绩很不错,398分的成绩对于农业大学来说足够了,笔试分数比自己高的只有2人,按理说只要复试正常发挥上岸不在话下。

可令女同学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自己初试成绩出色,复试表现的也很好,专业性的问题都回答上来了,结果录取结果公布的时候傻眼了——自己不仅没有被录取,而且复试的成绩只有不到40分,这样的结果让女同学无法接受,认为985大学在侮辱自己。



她忍不住发帖质问,要求学校给自己一个说法:不录取又何必侮辱?正常人能考40分吗?自己准备充分表现并不差,又没有在复试现场辱骂老师,凭什么只给自己40分?

女同学认为,导师给分数并非看考生在复试中的具体表现,而是看自己想不想要这个学生,如果不想要,复试就直接给不及格的分数,而根据公布的名单不难看出,被淘汰的三个考生都是复试不及格的人。



复试不及格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仅这次上岸失败了,连本校调剂的机会也没有了,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不想要你,你笔试分数再高也没用,毕竟学校老师作为复试的主考官,有充分的打分自主权,可这样做真的公平吗?仅凭个人的喜好就否定了一个女孩的全部表现和一年多备考的努力,这不仅是影响了学生的命运,更是在砸学校口碑的招牌啊!



复试的公平若得不到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只会更难维系

复试的打分制度体现着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而这种在复试中给出极低分数的做法,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评价范畴,这不仅伤害了考生的尊严,也挑战了教育评价的基本准则。

作为考研生,不是不能接受自己考研失败,但绝对无法接受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完全因为老师的个人偏见被抹杀,复试满分通常为100分,即便考生表现欠佳,也很少出现极低分数,60分不仅是及格分,更是复试最后的底线和公平。



部分高校教授凭借着手中的自主权,否认了考生的努力也剥夺了考生继续深造的机会,这种缺乏明确标准、只因个人喜恶去评分的方式不仅影响考核结果,也是在扰乱考研复试的大环境。

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高校复试的监督,重视学生的反馈和申诉,研究生考试的选拔标准即便摆脱不了人性化的标签,也不该失去对考生的尊重,这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