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最近以74岁高龄代言了个燕窝品牌,被很多网友嘲笑,说他顶着一张老脸被迫出来搵食,是老房子着火的报应。

很久没有散德性写八卦了,但我觉得这事还挺好玩的。想写。
非要说的话——我真羡慕他。
先说娶田朴珺这事,王石遥远的知音应该是世界第二富贝索斯,都是体面企业家半生,然后找了个莫名其妙的女人。我看过很多博主分析他们,说什么补偿心理,什么娶了白玫瑰又惦记红玫瑰。
我觉得这些文化人都没说在点上——
人年纪越来越大,跟死亡之间渐渐没了遮拦。
你会迫切地想要找个什么躲一躲。
没什么比跟一个浑厚、泼辣的女人谈恋爱,更能让人淡忘死亡这件事了。

为什么完全不在意外界对伴侣的如潮恶评?
因为知道了人会死,所以会越活越从心欲,到最后就完全不在意社会评价了。

至于王石一把年纪出来赚奶粉钱——这么差的行情下还能赚着,我只觉得挺羡慕的。
包括彦祖卖英语课、祖贤开针灸馆,我的态度通通是:羡慕、支持。

中国人对老年人的心态很微妙,一方面尊老——恨不能把他们供到佛龛上,一方面又是极致的漠视——希望他们不要出来活动、脏了年轻人的眼。
但按照现代人的平均寿命,一个老人,60岁退休,80岁渐渐丧失活动能力——这当中还有漫长的20年呢!
只是这20年,在我们文化里是一片空白,好像只有带娃养花是唯一正道。
讲道理,30岁忙得跟孙子一样,60岁才是真正的18岁呀:有钱有闲、还可以彻底摆脱社会期待了。
我经常跟我妈说,不要只盼着帮我带小孩——你80岁的时候一定会懊悔60岁怎么没有疯玩。这20年才是你的黄金生命,燥起来!

美剧里,五六十岁的人完全还是中年状态,他们一边是家里赚钱的中流砥柱,一边还能忙活偷情。日本贵的餐厅里,坐的都是老年人。3月初我在小樽,看到一对起码85岁的夫妇慢条斯理地坐在我旁边享用寿司,非常震撼。
我觉得在中国,等到享受了最多时代红利的70后开始大规模退休,老年人会在社会上活跃开来的。
因为老人也是人,甚至在步步紧逼的死亡的阴影下,他们会比年轻人更激进。

自古美人如名将,人间不许见白头。但这是观众的看法。
对于新时代的美人和名将们来说,当然是自己活得尽兴最重要。至于名声——名声不就是用来败坏的么?
接下来像王石、彦祖、祖贤这样“为老不尊、神仙下凡”的故事会越来越多的:新一代的气血太虚了,真狗血、真勇猛,还得上一代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