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伦敦的家人们,当你路过咖啡店,想点一杯拿铁顺便来一个羊角面包垫垫肚子时,有没有被菜单价格吓出一个“法式哎哟”?
是的,你没看错,一个普通羊角包(不带芝士、不带火腿、不带情怀)在伦敦某些“高街烘焙店”里,能卖到£5、甚至£8,甚至£12!
喂!这不是吃早餐,这是在吃奢侈品。
就问,法国国民面包怎么在英国就被吃成了贵妇专属呢?!
别急,一口“酥香脆”的羊角包背后,有一整套“烘焙阶层”故事。
虽然我们一提到羊角包,脑中自动浮现巴黎街头、红色遮阳棚下的法式早餐场景,但羊角包的发源地,其实是奥地利。
故事要追溯到17世纪,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攻维也纳,结果被奥地利人巧妙击退。据说为了庆祝胜利,面包师傅灵感一来,做出了一种“模仿新月形”的面包,象征打败敌人。
据说,这个“面包版历史小剧场”后来随着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嫁入法国,传到了巴黎。
法国人一吃,惊为天人,立刻接过“版权”并升级包装。
就这样,croissant被法国人一手养大,从“反侵略面包”华丽变身为“法式浪漫早餐代表”。
想做一个合格的羊角面包,我们需要面粉、黄油、糖、酵母和盐,配合极其耐心的手艺,以及,不怕黄油爆表的内心。
而最关键的步骤叫“层层折叠裹黄油”,就是把面团跟黄油反复折叠、擀开、再折叠,大概三折三擀三次,最后形成几十层酥皮。
这才有了我们一口咬下去“哇哦酥到掉渣”的口感。
听起来确实辛苦,但实际上,一个羊角面包真正的材料成本大约只要几分。法国家庭甚至常常自己在家做,或者去街角小面包房买一个热腾腾的现做款——平均价格1欧左右。
没错,那边是“老百姓早餐”,这边是“精品消费陷阱”。
那为什么在英国,它贵得像吃金子?
答案很简单:品牌、装修、营销、还有人们愿意为“精致”买单的心态。
举几个例子对比一下,当你在Pret买一个羊角包,外带价格大约是£2.70,堂食则要£2.95;在星巴克,价格也差不多,外带£2.85,堂食£3.00。
但如果你进了一家“看起来很法式”的连锁,比如Gail's,价格立马飙升。
普通羊角包可能不到£4,但如果点个杏仁羊角包,堂食要价就到£4.60,外带也要£3.90。
更高阶的比如强调“正宗法式”的烘焙品牌Oree,一个巧克力羊角包就能卖到£4.95
还有非常有名法国甜点男神Cedric Grolet,他那款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的原味羊角包,在他伦敦的店里,售价高达£8。
有博主去打卡后坦言:“好吃是好吃,但除非里面藏了珠宝,我真的无法说它值。”
最后压轴的,是伦敦奢侈地标Harrods百货的版本——加入金箔点缀的“贵妇级”羊角包,标价£12。是的,十二英镑,吃一个面包。
来,总结一下,在伦敦,如果你坐在一家看起来“氛围感满满”的面包店点一杯燕麦拿铁+一个杏仁羊角包,你很可能没等肚子饱,钱包已经瘦了,嗯,£10已经飞走了。
不过话说回来,千万别以为法国人天天花€5+吃羊角包。
在巴黎的日常生活中,一杯浓缩咖啡大约€1~€2,一个羊角包也就€1~€1.5,早餐搭配下来 €3~€4 搞定,优雅、不破产、可日复一日。
虽然法国人也可能会为“金箔”买单,但他们更在意的是面包够不够酥,咖啡够不够浓,阳光够不够好坐一上午发呆!
所以巴黎街头最常见的画面是老人家穿着毛呢外套、叼着羊角包、看着报纸,心无旁骛地喝一杯黑咖啡。
那么,那些卖成贵妇的羊角面包到底是谁在买呢?
它们的消费者,买的其实不仅是面包,而是一种被“巴黎感”环绕的精致生活吧。
所以,人们还是偶尔会被诱惑走进些咖啡店,即使知道那只羊角包不值那个价也愿意为它:
挂个滤镜,拍个照片,再发个朋友圈配文:“今天也要像法国女人一样精致。”
说到底,这是一场关于消费心理、情绪满足与身份认同的隐形较量,也是羊角面包会变成“贵妇面包”的原因吧。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food/article-14534607/breakfast-pastry-pence-France-uk-high-rise-posh-bakeries.html
文|闪电
点「赞」「在看」为我们打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