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内,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进入高潮。蔚来、小鹏、理想(简称“蔚小理”)三位创始人李斌、何小鹏、李想再度同框,而首次参会的雷军则凭借小米汽车的迅猛势头成为全场焦点。这场论坛不仅展现了新势力十年探索的成果,也揭开了智能汽车行业下一阶段的竞争序幕。
蔚来:换电网络成型与融资压力并存
作为中国换电模式的开拓者,蔚来在论坛上宣布其换电站总数已达3206座,其中高速换电站972座,覆盖全国主要干线,并实现浙江省“县县通换电”(除两座海岛县)。李斌携旗舰车型ET9亮相,强调该车搭载全栈自研的线控技术、神矶芯片及Sky OS操作系统,是“中国智能汽车阶段性代表作”。
然而,蔚来也面临股价低迷的挑战。3月27日,蔚来通过闪电配售募资40.3亿港元,股价跌至历史低位,李斌股权稀释至8%以下。对此,他坦言:“2025年蔚来的目标是全面提升运营质量,争取早日盈利。”
雷军:后来者的“天时地利”
首次参会的雷军成为话题中心。他宣布小米SU7系列交付一年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顶配版SU7 Ultra以52.99万元定价三天售罄1万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小米造车不是晚了,而是整个产业链成熟后的‘刚刚好’。”雷军总结道。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参观展车时感叹:“仅靠一场发布会就完成全年销量,这是行业奇迹。”
小米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生态整合能力。雷军呼吁行业统一智能汽车接口标准,共享硬件协议,并透露小米已投入1050亿元研发资金,2025年将追加至300亿元。这种“高举高打”策略与蔚小理早期的精耕细作形成鲜明对比。
小鹏:押注飞行汽车与全球化布局
何小鹏的演讲重心从智能驾驶转向了飞行汽车。他预测,未来2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并透露小鹏汇天已在广州建设年产能1万台的工厂,计划2026年交付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同时,小鹏计划今年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并借助与大众的合作扩大全球份额。
理想:开源操作系统与机器人战略
李想首次公开理想汽车自研的星环OS系统,宣布开源智能车控OS、智驾OS及通信中间件,并强调“不会介入第三方生态”。他还提出未来将布局三类机器人:L4级自动驾驶空间机器人、增强人类能力的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为理想拓展新业务线埋下伏笔。
行业竞争进入生态协同新阶段
论坛透露出两大趋势:
技术路线分化:蔚来坚持换电与全栈自研,理想转向开源系统,小鹏探索飞行汽车,显示出新势力差异化竞争加剧。
生态协同成关键:雷军推动标准统一,李想开放操作系统,李斌表态愿共享芯片和软件,反映出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合作共赢。
结语
十年间,蔚小理从颠覆者成长为行业支柱,而小米则凭借成熟产业链和生态优势快速破局。正如雷军所言:“中国智能汽车的故事,既是先行者的拓荒史,也是后来者的创新史。”这场百人会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面向人机共驾、低空经济等新战场的前瞻。未来十年,谁能在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中找到平衡,或将定义下一个行业周期。